20日,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聯盟工作會議召開,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在會上表示農業科技創新聯盟建設進入了以項目為牽引、推進實質性合作的新階段,并在科技創新和機制創新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
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到,2014年底,農業部主導、中國農科院牽頭建立了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聯盟。12月20日,12家聯盟單位在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聯盟工作會議上進行了現場簽約,這意味著聯盟建設進入了以項目為牽引、推進實質性合作的新階段。
韓長賦表示,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聯盟在過去的兩年中在科技和機制創新上取得了積極成效。在科技創新方面,聚焦科技資源共享、區域重大問題、產業瓶頸問題,初步形成了資源共享“一盤棋”,集成解決問題“一體化”,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一條龍”的創新格局。
在機制創新方面,聚焦創新資源整合、創新主體融合、創新環節結合,搭建了多學科協同,科企合作,上中下游銜接的三大創新平臺。
韓長賦還提出,在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聯盟的建設運行過程中,要堅持三個原則:一是堅持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雙輪驅動”。二是堅持發揮行政領導和科技主導兩個積極性,充分利用行政資源和科技資源,調動管理人員和科技人員的積極性。三是堅持科技創新“頂天”和“立地”兩個導向,既要在基礎和前沿領域取得理論突破,又要在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上取得突破,為現代農業發展提供有效的科技供給。
對于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聯盟今后的建設工作,韓長賦指出,一是要明確主攻方向,著力發揮聯盟解決行業性和區域性重大問題的重要作用,要針對節本增效,質量安全,綠色環保等問題,強技術熟化配套和系統集成,按照先進性、經濟性和可操作性相統一的要求,形成技術措施、工作措施、工程措施和政策措施“四位一體”的綜合解決方案和可復制、可推廣的應用模式。
二是要加強組織協調,著力發揮聯盟在開展農業基礎性長期性科技工作中的協同優勢,解決土壤生態環境、有害生物防治等領域基礎數據缺乏系統性、連續性、規范性的問題。
三要創新管理機制,著力提高聯盟整體運行效率,突破體制機制障礙,進一步構建良好的創新氛圍,激發創新活力。
四是要推進科企合作,著力提升聯盟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打通創新要素雙向流動的通道,推動聯盟內的科研院校與企業共建研發中心、集成示范基地,建立企業與科研院校聯合開發和轉化技術成果的機制,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加強對聯盟企業科技創新的政策支持。“參與聯盟建設的企業,都是各類農業產業的龍頭,提升這些企業的科技實力,就是提升這些產業的核心競爭力?!表n長賦指出。
五是要強化齊抓共建,著力激發聯盟各主體的創新活力,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是牽頭部門,要主動做好頂層設計、規劃布局、政策爭取、條件保障等工作,科研單位、高校和企業,要按聯盟照章程盡快完善組織架構,落實攻關任務。
六是要加大支持力度,著力促進聯盟可持續發展,農業部有關司局要統籌資源,各地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要結合本地實際,爭取地方政府的支持,還要鼓勵聯盟申報并承擔國家有關科技專項,同時引入風險投資、眾籌等多種方式,引導社會資本參與支持聯盟建設。
“實踐證明,聯盟建設有利于破解科技創新存在的資源配置碎片化、科研低水平重復、科技與經濟‘兩張皮’等問題,是推動農業科技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的有效方式和解決途徑?!表n長賦如是說。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經濟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