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農業部發布了《關于推進農業領域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指導意見》,提出大力推進農業領域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以下簡稱PPP),這是農業領域首個PPP指導文件。對農業又有什么樣的影響?我們又該怎么樣去理解政策呢?
政府層面:
各級政府做好政策制定、發展規劃、指導服務和市場監管,加快從農業領域公共產品的直接“提供者”,向社會資本“合作者”和項目“監管者”轉變。注重市場的資源配置功能,明確社會資本平等的市場主體地位,通過市場機制吸引社會資本合作。
資本方可以參與哪些領域:
一、高標準農田、種子工程、現代漁港、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及追溯體系、動植物保護等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
二、參與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農業面源污染治理、規?;笮驼託狻⑥r業資源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等項目;
三、參與現代農業示范區、農業物聯網與信息化、農產品批發市場、旅游休閑農業發展。
鼓勵地方政府采用資本金注入的方式投資農業領域PPP項目,并明確出資人代表,參與項目準備及實施工作。地方政府主導推動開展工作,積極推進體制機制創新與政策創設,為社會資本獲得合理回報創造條件。各類符合條件的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外商投資企業、混合所有制企業,以及其他投資、經營主體均享有依法依規平等參與的權利。
為促進農業領域PPP項目穩定健康發展,《意見》從六個方面提出了政策支持。
一、是加強政府農業投資引導。轉變政府農業投入方式,積極探索通過投資補助、資本金注入等方式支持農業PPP項目,強化政府投資的撬動和引導作用。
二、是加快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對已建成的重大農業基礎設施開展確權試點,政府投資形成的資產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集體所有,社會資本投資的資產歸投資者所有。
三、是創新金融服務與支持方式。著力提高農業PPP項目投融資效率,鼓勵金融機構通過債權、股權、資產支持計劃等多種方式,支持農業PPP項目。
四、是建立合理投資回報機制。采取資本金注入、直接投資、投資補助、貸款貼息等多種方式,實現社會資本的合理投資回報。
五、是完善風險防控和分擔機制。建立分工明確的風險防控機制,政府負責防范和化解政策風險,項目公司或社會資本方承擔工程建設成本、質量、進度等風險,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風險由政府和社會資本共同承擔。
六、是保障項目用地需要。加強耕地資源的保護與利用,各地要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中統籌考慮項目建設需要。
因此,該意見的出臺,對農業有著很好的助推作用,推動了農業現代化的發展。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今日頭條(頭條號/橘掌柜)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