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資訊

陳志強:扶貧要堅持輸血造血有機統一

[ 作者:陳志強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10-21 錄入:吳玲香 ]

要讓貧困地區、貧困群眾實現真正的脫貧,更重要的是要產業幫扶,讓村民自身實現造血。華南農業大學副校長、教授陳志強接受新華網廣東頻道采訪時表示。

華南農業大學副校長、教授陳志強接受新華網廣東頻道采訪。新華網 何善福攝

據介紹,近年來,華南農業大學積極開展科技產業扶貧引領村民脫貧致富,在具體推進扶貧工作上,認真貫徹落實有關要求和工作部署,根據幫扶村的具體情況,制定工作要點,充分發揮學校科技、教育和人才等優勢結合幫扶村發展的需要,制定了以科技扶貧特色,探索產業帶動的扶貧模式。

陳志強認為,廣東要提前兩年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任重道遠。我們現在有很多貧困鄉村和地區,不是大家不努力,而是確實有些客觀條件難度非常大。陳志強說道。

對此,他表示,實施精準扶貧就應該堅持輸血造血有機統一。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陳志強看來,貧困村在脫貧的路上需要借助外力實施幫扶才能活躍起來,但不是長久之計,扶貧的最終目的是就是讓村民自發、主動參與工作,幫助貧困群眾從思想上、技能上、可持續發展上徹底挖窮根

送錢送物的輸血式救助不過是治標方式。更重要的是要進行產業幫扶,使得村民自身實現造血,讓造血鍛造經濟發展持續活力,同時還可以把一些在外務工的青年吸引回來在家就業。陳志強說道。

同時,陳志強也表示,產業幫扶也不是胡亂規劃,要因地制宜。我們每一輪在扶貧點的產業項目都不一樣,針對每個地區的地理條件、環境,要進行科學詳細分析才能制定可行的計劃。同時,幫扶的項目不僅是針對中心村貧困戶一對一的幫扶脫貧,而且將目標放到整個鎮甚至到縣市及周邊縣市,建立長效機制,使農戶能夠有長期收益,造福于當地農民。陳志強說。

據悉,在廣東省2013—2015年開展扶貧開發雙到工作中,華南農業大學對口幫扶樂昌慶云鎮襖田村時,因地制宜開展科技產業扶貧,包括發展種植華航絲苗優質水稻、黃煙種植及種植南方大豆新品種等。對口幫扶河源市龍川縣義都鎮中心村時,組織專家深入調研,科學制定產業規劃,結合村子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推廣有機茶種植,聯合企業免費給農戶發放良種茶苗等。

陳志強表示,在信息高度發達的年代,如何借助現代的信息技術在扶貧工作中發揮它巨大的能量是一個重要的命題,華南農業大學也將在互聯網+精準扶貧中做出應有的貢獻。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新華網1020日(記者/李慶招)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AⅤ片综合久久网 |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字字幕在线中文乱码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天堂不卡海量 |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一男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