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資訊

中國農業,下贏全球這盤棋

[ 作者:丁琪?李梓瑋?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9-20 錄入:實習編輯 ]

泰國大米、越南榴蓮、澳洲鮮肉……如今,中國市場上進口農產品琳瑯滿目。與此同時,外國人的餐桌上也擺滿來自中國的特色農產品。不僅如此,中國農業還利用“兩個市場”和“兩種資源”,通過引進來資金和科技,輸出去投資和技術,在農產品貿易、對外投資合作等方面,逐步形成了買全球賣全球的國際化格局。

1、積極開展國際產能合作

荷蘭的櫻桃西紅柿、日本的水晶梨、澳大利亞的波爾山羊、意大利的皮埃蒙特牛肉……越來越多的外國動植物優異種質資源從國外源源不斷地引進,豐富著人們生活,也提升著中國農業的綜合生產能力。

引進國外農業技術的步伐很早就邁開。1998年,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開始引進和研發“禽流感防治技術”,幾乎引進了國際上全部已知的135個毒株。研制成功的疫苗,對國內防控禽流感疫情傳播起到了決定性作用,現在仍在惠及中國和周邊國家。由于提前立項開展技術引進,技術儲備充足,其它重大動物疫病的防控工作也得以順利開展。

贈人玫瑰,手留余香。“嫁接”國外先進農技的同時,中國不忘對他國施以援手。

非洲多哥的卡拉地區,常年駐守著中國農業專家組,玉米專家李華安是其中一員。為防止玉米株倒伏,在植株長到1米左右時,李華安在田間挨個指導農戶在玉米根部培土。“讓農戶懂得簡單的技術操作就能保住勞動果實。”李華安說。經過培土的玉米株在暴風雨中沒有倒伏,當地農民信服地豎起大拇指。

怎樣播種、怎樣栽培、怎樣防病蟲害,中國的農業專家們手把手教授田間技術。農民薩伊熱情滿滿,“采用中國種植技術后產量提高很多,今年我還打算擴大種植面積。”

農業部對外經濟合作中心研究所所長祝自冬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說:“上世紀50年代末以來,我國在農業領域一直給予發展中國家各種援助。從索馬里費諾力水利工程、坦桑尼亞姆巴拉利農場和魯伏農場等基礎設施項目,到援非農業技術示范中心、聯合國糧農組織框架下的“南南合作”、埃塞俄比亞農業職業教育等以能力建設為核心的技術援助項目,中國踐行‘授人以漁’的發展援助理念,為非洲等發展中國家提供農業生產能力和糧食安全水平做出了貢獻。”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不斷進行,中國已經同30多個沿線國家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協議、同20多個國家開展國際產能合作。祝自冬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絕大多數是發展中國家,農業資源稟賦好、開發潛力巨大,中國與沿線國家在農業資源、技術、產能、市場等方面各具優勢,具有較強的互補性。農業國際合作會成為中國與沿線國家共建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的最佳結合點之一,是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支撐。”

2、布局全球優化開放格局

最近,中糧集團宣布,其旗下中糧國際有限公司將收購荷蘭農產品及大宗商品貿易集團尼德拉(Nidera)剩余49%股權,交易完成后,將全資擁有尼德拉。

祝自冬談到,“大型跨國企業是全球農業資源競爭的直接參與者、全球農業產業鏈的直接掌控者,是國家戰略實現的執行者。我國鼓勵企業通過兼并重組、海外并購、綠地投資等多種方式,將經營布局擴展到國外。”

“收購將加速推進中糧全球化進程。”中糧集團總裁、中糧國際董事長、尼德拉農業董事會主席于旭波表示,“中糧集團旨在成為一家全球布局、全產業鏈的農業及糧油食品企業,此次收購是其中重要的一環。”

“買全球,賣全球”促進了全球糧食資源的合理分配。中糧通過收購整合,搭建了一條橫貫東西半球、聯結糧食原產地與消費市場的世界糧食走廊,將巴西、阿根廷、黑海的糧食,賣到了歐亞,將澳大利亞的牛排、意大利的咖啡豆和法國的葡萄酒送到了發展中國家的餐桌上。

全產業鏈布局打通了中國國內與國際。2015年,尼德拉玉米種子在中國試種,田間效果良好。中糧集團目前正積極地將尼德拉的優質種質資源、完善的研發體系和成熟的生物技術應用經驗引入到中國市場,改善中國品種結構。

在中亞的塔吉克斯坦,中國企業承包的萬畝農場里,大型采棉機正“轟轟”作業,潔白的棉田長勢喜人。這片萬畝農場由河南省黃泛區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與經研銀海種業有限公司共同投資開發。同時,黃泛區實業集團還在烏克蘭進行投資,建設了大型養殖農場。

“中國糧食的剛性需求在增加,但糧食增產給環境資源帶來很大壓力。因此為保證我國糧食供應的長久安全,使農業‘走出去’,充分利用境外農業自然資源,建立穩定、可靠的境外農產品生產基地,對我國農業開放、河南省及黃泛區農場的農業發展具有重要戰略意義。”河南省黃泛區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陳彥亮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說到。

近十年來,中國農業“走出去”的步伐不斷加快。“企業走出去也給國外農業帶來幫助。我們在塔國推廣合理密植、膜下滴灌、植保等農業新技術,農場種植的小麥、玉米、棉花平均產量是當地農戶產量的2倍以上,創造了塔吉克斯坦農業生產的最高紀錄。塔吉克斯坦干旱缺水,我們就推廣節水灌溉技術和設備,為當地灌溉用水短缺和水資源發展提供了示范作用”。陳彥亮說,社會責任是企業走出去時銘記于心的一項標準。

3、外資紛紛搶灘現代農業

沿著北京長安街一直向東,經過通州與燕郊,便是位于河北省三河市李旗莊鎮一個農業高科技園區的牧場——華夏畜牧的所在地。2011年,美國泰山投資亞洲控股有限公司攜手包括歐洲乳品生產商穆勒乳業(Mueller Milch)在內的投資者,對華夏畜牧有限公司投資4500萬美元。2014年,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和美國泰山投資亞洲控股有限公司等財團又共同注資1.06億美元。

“與泰山投資以及穆勒乳業的合作,將使我們有能力加大對科技的投入以提升產能,為中國的客戶提供更多自然、安全、新鮮,優質的牛奶及乳制品。” 華夏畜牧總裁邵祈在談到此次合作時這樣說。

祝自冬分析:“通過引進外資,不僅幫助我國加快了農業生產、農產品加工質量標準與國際接軌的速度,同時,國內企業也很好地利用了外企在信息和銷售渠道方面的優勢,把中國產品更多地帶入了國際市場,并從中學到了他們豐富的開拓國際市場的成功經驗。”

上海自貿區設立后,歐美國家的中小農業科技企業和相關基金瞄準了浦東的現代農業,希望通過企業的科技農業項目,在上海實現本土化創新創業和示范應用、產業化。

浙江桐鄉落地7個農業產業項目,實現當地外資史上農業項目的零突破;山東棗莊將受穆拉德國際投資30億元人民幣建設12萬畝石榴種植基地和一個生物科技產業園……越來越多的外資企業投資中國現代農業,優化和提升了農業產業的結構,為中國傳統農業市場帶來新的活力。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人民日報海外版 2016年09月13日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日韩欧美亚洲综合点击进入 |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在线观看 | 最新AV网址免费在线观看 | 亚洲日韩欧美午夜在线观看 | 伊人精品久久久大香线蕉 | 亚洲天堂欧美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