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資訊

拿什么政策激蕩三農金融活水

[ 作者:吳晉斌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8-31 錄入:吳玲香 ]

——對山西新絳縣土地收益保證貸款的調查

20142015兩年間,山西新絳鑫潤種植合作社通過土地流轉集中了1060畝土地,建成了118個蔬菜大棚。新絳縣是全國土地收益保證貸款試點縣,鑫潤種植合作社通過經營權抵押方式從郵政儲蓄銀行新絳縣支行獲得了兩年期的340萬元貸款,加上自有資金投入1200萬元用于蔬菜種植和銷售,帶動社員走上了增收致富之路。

一把金鑰匙開啟融資難

2013年山西省政府將新絳縣確定為土地收益保證貸款試點縣后,新絳縣設立了農村土地物權管理服務中心,與縣農經中心“一套人馬、兩塊牌子”,承擔試點工作相應職能,探索用土地經營權預期收益作為抵押,解決農民貸款的辦法。

農村土地物權管理服務中心內設三個機構,即農村權證管理中心、農村產權評估中心、農村土地物權收儲中心。主要職能是對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集體建設用地上房屋所有權、林權等進行審核、登記、抵押;對需要金融支持的進行土地物權價值評估,對欠債欠息逾期不還的土地物權收回、儲存、發包、還貸。

鑫潤種植合作社獲得貸款的過程分為四步,第一步,合作社與農戶簽訂土地流轉合同;第二步,填寫貸款申請表一式兩份,分別報農村土地物權管理服務中心和郵儲銀行;第三步,農村土地物權管理服務中心參考權威評估公司的評估出具評估報告并辦理他項權證;最后一步,鑫潤種植合作社將他項權證交給郵儲銀行,銀行根據服務中心的評估和貸款限額建議再評估之后確定放款金額、期限和利率。

新絳縣農經局局長蘆惠濤介紹說,從制度設定之初,就考慮到了評估費用會增加農戶或合作社融資成本的問題。為此,由縣政府出資聘請了一個社會評估公司,對新絳縣主要農作物、經濟林和養殖品類進行了土地預期收益評估,并出具了一個種植養殖的大評估報告。服務中心則參考此評估免費為農戶評估預期收益的價值。

以大棚西紅柿為例,該權威評估公司根據上一年及今年的行情,大評估報告上評估的是一畝大棚收益約1萬元左右。需要貸款的土地流轉戶,如果經營項目是流轉期限為10年的15畝大棚西紅柿,農村土地物權管理服務中心就會根據大評估報告上的數據,給出15萬元×70%×70%×5=36.5萬元的貸款最高限額建議,然后再由銀行評估后確定放款額度,原則上限定銀行放款額度不要超過中心評估限額,以降低風險。

一個新探索激活新動力

新絳縣古稱“絳州”,是一座有著1400多年歷史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全縣農業人口28萬人,耕地面積53萬畝,農戶7萬戶,是山西傳統的農業大縣。

鑫潤種植專業合作社通過土地流轉獲得承包經營權,以預期收益方式獲得融資后,改變了發展方式,不僅提高了生產力,而且還改變了傳統農業的生產關系。

合作社流轉了農民土地,投資建成設施蔬菜基地后,還在西安、鄭州、三門峽等地建立了產銷合作社,在運城市設了68個社區直銷點,形成產供銷一條龍。

在種植環節,合作社將大棚再返包給社員,合作社負責種苗、水電、農資等投入,社員投入勞動力,收獲后,扣除合作社成本投入,合作社與大棚承包者五五分成。

“一個蔬菜大棚產值5萬元,投入1萬元,承包的社員得到4萬元的毛利潤,其中2萬元歸承包者。1萬元的投入主要是當季的種苗、農資投入,不包括利息、折舊和土地租金。大棚承包者在農忙時可以雇用閑散勞力,工資按小時付,男工80/時,女工50/時。”合作社理事長粱香龍說,“種植基地的年產值在1180萬元,勞動力和土地的收益都翻了倍。”

這意味著,新絳縣探索出的以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作為抵押,激活了“沉睡的土地資源”。目前,該縣金融部門對單一農戶的貸款額度已達到30萬元,對經營大戶的貸款額度達到500萬元。全縣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累計發放6135萬元,惠及農戶685戶、涉及土地20107畝。

促進資產變資本的好路子,為農民致富和農村經濟發展找到了“金鑰匙”。截至目前,全縣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面積達到了19.9萬畝,占耕地面積的37.5%,涉及農戶2.94萬戶,形成的50畝以上規模經營面積3.77萬畝,涉及蔬菜種植和畜牧養殖等方面的大基地有20多個。全縣蔬菜種植面積達31萬畝,最大的丁村蔬菜基地達到3700畝,產銷量達14.2億公斤,總產值超過17億元,并且土地效益也大大提高。過去種植小麥、玉米等農作物,年畝收入為600元左右,蔬菜成為農民收入持續穩定增長的第一大主導產業后,農戶種植設施蔬菜畝收入超過萬元,是過去的15~20倍。

一個新情況直指融資貴

“貸款的期限從兩年延長到三年,比較符合我們合作社的經營特點。”鑫潤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粱香龍說。

據新絳縣農經局局長蘆惠濤說,目前該縣土地收益保證貸款的金融產品,貸款期限短,最長的也就兩年;貸款利息高,資金的使用成本在1分左右。農業種植業的特點是一次性投入大,回收穩定但周期長,中間還款再貸款還要增加融資成本。融資難解決后,融資貴的難題又成新情況。

蘆惠濤說,“農業的生產不同于工業和商貿,有其特殊的生產周期。目前還缺失真正符合農業生產特點的金融產品。這也是導致農業融資貴的一個原因之一。”

以蛋雞生產為例。從小雞出殼到見蛋大約120天,蛋雞的產蛋周期一般是一年,平均產蛋從140天齡算起,加上365天,基本就是500天。一個合理的蛋雞金融產品,應該是500天期限,合理的還貸方式也應該是從121天開始還貸還息,而不是像現在的設計一樣,要么一年,要么半年,而且采取等額本息還款方式。

粱香龍的渴盼和蘆惠濤的憂慮盡管不無道理,但是土地收益保證貸款畢竟是商業銀行對接政策性金融服務環境下的“磨合”產物,商業銀行基于風險和盈利角度的考慮,會打造一些短平快利率高的金融產品。因為從自身經營角度上看,一旦形成風險,銀行很難處置這種不良的虛擬經營權,所以商業銀行的選擇也無可厚非。

“經營權收儲只是懲罰的手段,政府收回來自己經營難,再發包處置更難,因此不是長久之計。只有在風險控制上下些功夫,才不會走到銀行和政府兩難的地步。”

據介紹,新絳縣自試點以來,土地收益保證貸款中共出現過三個逾期不還款或欠息的案例,后來在政府講明政策情況下,三戶及時進行了糾正。

“農業面對的是市場和自然兩個風險;提高農業貸款的利率成為銀行降低自身風險的手段之一,這成為設計土地收益保證貸款金融產品中的一個死疙瘩。”山西省擔保協會會長張轉方說。

“解開這個死疙瘩需要政府出手,可以從兩個角度著手提振銀行放貸積極性,一是政府設立政府保證金賬戶注入風險保證金,作為代償支出賬戶;二是政府為鼓勵支持的產業項目貸款貼息,直接降低貸戶的融資成本。”張轉方說。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民日報》(2016083007版)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在线观看免费国产精品 | 一级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 亚洲人成日本片 |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一区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激情另类 | 亚洲综合精品香蕉久久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