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村發展報告》出臺
2020年農村小康目標遭遇三大“短板”
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與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聯合推出的《中國農村發展報告》(2016)于近日在京發布,報告指出至2020年農村有三項指標很難實現小康目標。這三項指標分別為農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化肥施用量以及農田地力等級。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魏后凱說,這些指標體系中各指標的目標值是依據政府規劃科學設定的,其中,農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指標的目標值主要是根據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確定的;而農田地力等級和化肥施用量則是根據國際標準和2020年農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可行性確定的。之所以說這三項指標到2020年很難實現小康目標,主要是現實與其要實現的目標值差距很大。
以化肥施用量為例,其小康目標值是按照國際公認的安全線設定的,農業部發布的《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方案》中也提到,我國化肥應該提高利用率,降低施用量,到2020年基本實現零增長,但目前我國的化肥施用量卻遠遠超過這些目標值。
數據表明,2014年,中國按播種面積計算的單位面積化肥施用量為362.41千克/公頃,遠高于國際公認的225千克/公頃的化肥使用安全上限。2015年,全國水稻、玉米、小麥三大糧食作物化肥利用率為35.2%,遠低于發達國家的水平。
《中國農村發展報告》(2016)指出,我國化肥施用量的實現程度從年均下降0.73個百分點轉變為年均提高6.23個百分點難度很大,屬于很難實現的指標。
除此以外,在農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方面,其實現年均增長速度從0.44個百分點提高到6.78個百分點難度很大,是很難實現的指標;而農田地力等級則屬于比較穩定的指標,要實現年均提高1.62個百分點,也屬于很難實現的指標。
其實,無論是農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化肥施用量還是農田地力等級,這三項指標之所以很難在2020年實現小康目標,在業內人士看來,也是存在著一些共性原因。對此,魏后凱坦言,首先還是發展理念問題。
想要解決這些問題,魏后凱建言各級主管部門應樹立科學、創新的發展理念,圍繞綠色發展、創新發展、全面小康等發展理念在扶持補貼、投資導向等方面進行相應的政策調整。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農業新聞網2016-08-22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