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資訊

面對洪災農業損失如何依法賠償

[ 作者:張振中?楊娟?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7-22 錄入:吳玲香 ]

——來自湖南洪災和其他誘因導致農業生產受損的理賠調查

712日下午615分許,廖露光剛下班,手機鈴聲響起,這是他當天接到的第8通洪災導致作物受損的報案電話。掛掉電話后,廖露光和保險公司工作人員驅車半小時趕到了報災地點——湖南省寧鄉縣雙江口鎮左家山村,現場查勘受災情況。

廖露光是寧鄉縣農業局保險科科長,7月上旬的特大洪災發生以來,他與當地保險公司的工作人員每天奔波在各個鄉鎮和村組,忙得連軸轉。寧鄉作為湖南省會長沙市的產糧大縣,是此次洪澇災害中全市受損最為嚴重的區縣,水稻受災面積達20萬畝。

嚴重洪澇災害給農業生產造成了巨大損失。在魚米之鄉湖南,不僅米袋子慘被淹壞,菜籃子嚴重受損,而且經作、畜牧、水產也損失不少,其中不少作物遭遇滅頂之災。

天災之外是否還伴隨著人禍?在寧鄉縣與赫山區交界的菁華鋪鄉菁華鋪村,在暴雨來臨之前,一家緊挨農田、魚塘而建的礦物廢油收集企業由于沒有將油桶及時撤離,暴雨沖刷油桶導致1100多畝稻田、魚塘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面對洪災直接導致的農業損失,除了政府層面救災救濟外,商業保險如何作為?針對因洪災和污染造成的雙重損失,法律責任如何界定?損失該怎么賠償?帶著這些問題,記者專門趕赴湖南救災理賠一線進行探訪。

大宗農作物理賠:期望提高受損糧食等賠付標準

湖南的水稻產量曾連續多年位居全國第一,此次洪澇災害造成水稻損失極其嚴重。據湖南省財政廳715日的統計數據,全省水稻報損金額達1.75億元,占到全省農業保險因災報損金額的

73.5%。

73日,寧鄉縣農業局組織成立了洪災理賠案件快速處理小組,部署災害查勘力量。根據災情,從74日起,由寧鄉縣農業局相關負責人和保險公司農險負責人帶隊,組成13個查勘小組對29個鄉鎮進行險情勘查,并指導農戶災害生產自救。

雙江口鎮地勢低洼,受災情況較為嚴重。據該鎮農辦副主任歐友明介紹,截至712日,仍浸在水中、尖都沒露的水稻還有1100多畝;淹沒超過3天、退水之后稻谷發霉的達6000多畝;一些遲收早稻正處于灌漿期,稻漿已發臭的2000多畝;還有2萬畝遲熟品種,正處于揚花期,稻花被暴雨澆走無法受精。

我們是農業大鎮,也是雙季稻主產區,三面環水,其中3.5公里的稻田在河岸沿線。十年九災,村民保險意識一直很強,加上糧農只需繳納保費的20%,其他80%由財政承擔,所以全村3186畝早稻全部投了保。雙江口鎮左家山村會計孫正彪說,此次暴雨,全村19個組中有15個村遭受災害,其中水稻絕收近700畝。

孫正彪掰著指頭算道:目前水稻最高賠付360/畝,這僅僅只是物化成本。而絕收的700畝按照最低產量750/畝,比照今年早稻托市收購價格135/百斤,每畝損失起碼達到1100多元。

希望對于水稻這樣的大宗農作物,能夠提高賠付標準,讓我們農戶的種植收入在災年有更多保障。孫正彪說。

特色農作物保險:亟盼擴大蔬菜等保險試點區域

與水稻等大宗農作物相比,蔬菜等特色農作物的受災情況也不容忽視。湖南蔬菜生產大縣漢壽縣今年受災的蔬菜面積近8.4萬畝,其中成災面積2.3萬畝,絕收2045萬畝,全縣因暴雨導致蔬菜的直接經濟損失達到7166萬元。

所幸的是,漢壽縣的蔬菜作為特色農業今年首次被納入了保險范疇。按照2014年湖南省財政廳下發的《關于開展特色農業保險試點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各縣(市)可立足自身申報特色農業保險,批準開展試點后,由湖南省財政廳根據保險規劃和試點實施情況確定獎補標準。

相比水稻,蔬菜保險不僅保費較高,農戶要承擔一半保費,即50/畝;而且蔬菜理賠程序相對復雜。由于蔬菜一畝地可以種多茬,且不同的品種價格不一,所以賠付標準一時難以統一。漢壽縣農業局農保站站長熊國良說,今年全縣有8萬畝蔬菜投入特色農險,其中經查勘認定此次可獲理賠的有1.3萬畝。

能賠一點,損失就小一點。好在我種的2000畝蔬菜,全部投了保。漢壽縣誠盟蔬菜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聶習龍此次有300多畝南瓜受災,按照現行賠付標準,可挽回15萬元損失。

可同樣是從事蔬菜種植的寧鄉縣姜果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就沒有這么幸運了。公司負責人李青河告訴記者,此次暴雨中,公司有300多畝辣椒、600多畝生姜受災,直接經濟損失達700多萬元,卻拿不到一點賠償。

不是我不愿投保。李青河坦言,蔬菜是高投入、高風險產業,他從2014年規模種植蔬菜開始,曾3次到縣農業局咨詢給蔬菜買保險的事,可是卻被告知買不了。

廖露光對此也表示出無奈:寧鄉是長沙市區的重要菜籃子之一,我們摸底調查過,全縣90%以上的蔬菜種植大戶等有強烈的購買保險意愿。我們一直在向上申報,可省財政廳對寧鄉縣財政局申報的蔬菜特色保險還未批準,所以此次理賠肯定啟動不動了。

我們公司的股東都是農民,像今年這么大的損失,光靠我們自己的力量實在承受不起。李青河希望自己所從事的產業有保險支持,不再完全靠天吃飯。

涉嫌人為誘發的事故:希望依法賠償農戶損失

對于寧鄉縣菁華鋪鄉菁華鋪村的村民來說,屋漏偏遭連夜雨。74日暴雨中,由于鄰近的益陽市赫山區一礦物廢油收集企業圍墻被沖垮,堆積在廠房外圍墻內的100多個油桶從廢油收集站涌出,漂浮在水中,不少油桶發生泄漏,有3個村近千畝稻田、100多畝水域都受到油污污染。

暴雨和油污污染雙重災難給不少種養殖大戶帶來了難以估量的損失。村民胡海清家整個魚塘的翹嘴魚有的被沖走,有的受污染致死,經濟損失達40余萬元。

雙重災難帶來的損失,該如何賠償?當地政府稱洪水侵襲是主因,企業管理不當是次因,將根據第三方環評報告責令涉事企業進行相應賠償。

第三方環評報告并未如期公示。村民已將油污事件舉報至湖南省環保廳,因該事件跨市州行政區域,省環保廳目前已受理投訴,受理的法律依據之一是《環境保護法》第五十七條第一款。該條款規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發現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污染環境和破壞生態行為的,有權向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或者其他負有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舉報。

記者就此事咨詢律師,廣東君言(長沙)律師事務所律師鄧盛說:根據我國侵權責任法的規定,因污染環境造成損害的,污染者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污染者承擔的方式可以選用恢復原狀、賠償損失。

湖南環保聯合會會長何建軍認為:這類污染短時間內恢復原狀不太可能,因為即使表面污染被處理,但池塘淤泥、稻田稻谷也有可能被污染,并且很難徹底處理。因此,賠償損失應該考慮到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

這位環保專家還指出,除了責令賠償外,還應該追責:在稻田、水塘邊建設涉污染企業是否合法?如不合法又是誰批準涉污染企業能零距離建在稻田、水塘邊?明知或應知在暴雨來臨的前提下,涉事企業為何沒有將油桶妥善封存或轉移?不從管理上抓緊,這樣的問題就還會不斷發生。

胡海清等農戶說,希望兩地政府和涉事企業不光要在態度上積極,還應體現在行動上,依法進行賠償,讓農戶減少一點損失,盡快恢復農業生產。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民日報》(2016072208版)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最新国产人妖TS视频 | 亚洲中日韩一区 | 日本欧美亚洲综合久久久 | 伊人亚洲综合中文字幕 | 亚洲Av不卡在线观看 | 亚洲一区二区无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