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政府的工作不滿意,人大代表可以約見負責相關事項的政府官員。更重要的是,約見之后還有后續。
2015年初,陸翠芬等8位省人大代表約見了省發展改革委、財政廳、住房城鄉建設廳、水利廳等政府部門負責人,提出關于解決村、居民生活用水難問題。約見后,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研究決定,委托第三方機構對廣東新型城鎮化進程中解決村居用水難,實現村居供水一體化問題開展調查研究和論證,以摸清目前廣東新型城鎮化進程中村居通自來水及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等有關情況,提出合理化的意見建議,推動各級政府進一步做好相關工作。20日,省人大常委會召開了新聞發布會,向社會公布了第三方調研論證成果。
村民改水、通水意愿強烈
在去年年初的約見時,陸翠芬等8名省人大代表向有關部門反映了目前廣東部分村改居社區居民生活用水存在的水質安全、水價貴、管理亂、服務不到位等問題,提出了村改居社區居民生活用水同城應同網、同質、同價、同服務“四同”,以及抓緊推進全省“村村通”自來水工作等建議。會后,省人大常委會委托了華南農業大學作為第三方機構,從去年4月份開始,歷時9個多月,對全省21個地級以上市、71個縣(市、區)進行了實地考察調研。省人大農委也組織了3個調研組,赴廣州、佛山、韶關、東莞、中山、陽江、清遠市進行實地調研,并走訪了陸翠芬代表所在的廣州市黃埔區文沖社區,進村到戶實地了解各地村(居)民生活用水供給情況和“村村通”自來水工程進展情況。
據華南農業大學課題組負責人楊正喜教授介紹,廣東省在推進新型城鎮化進程中基本公共服務逐步實現均等化,但村改居社區未能完全實現生活用水“四同”的現象在全省不同程度存在。這些問題突出體現在:村改居社區供水管網老化陳舊,供水保障能力差;村改居社區到戶水價較高;環境污染威脅村改居水質安全;村改居社區供水同城卻不同服務。在農村供水上,從整體上看全省村村通自來水工作嚴重滯后,2018年提前實現“村村通”自來水目標任務艱巨。
“調研中我們去了幾次陸代表的所在地,他們的村居管網不停地在滲水,因為用的是總表,滲水的費用是村民來承擔,所以他們改水的意愿是非常迫切的。”在調研“村村通”的時候,陽江的陽西有一個村沒有自來水,打的是地下水,“因為地下水入管之后是抽到樓頂上再抽下來,有生活用水和污水排放的問題,污水不知道往哪里排,污水跟入水取口大概相差500米,有村民把水舀出來給我聞,他說‘教授,我這個水非常臭,我非常渴望喝到干凈的水。’”
作為這一項目的領銜人,省人大代表陸翠芬表示:“拿到報告之后,我昨天一整天都在看,報告對我省的供水問題、現狀、原因、對策及建議進行了很好的分析與評估,這是一份很有份量很實用的報告。”對于下一步如何做好改水,她建議,各級政府要多方聯動,確保資金到位,制定切實可行的推進方案。
力爭2018年完成全省村居改水
在發布會上,省住建廳城市建設處處長郭建華也介紹了省住建廳近期對村居供水的摸查情況。據介紹,目前還有揭陽、汕尾、茂名、陽江、中山、河源、梅州幾個市的材料沒有報齊,已經收集到的14個地級市的情況,主要有4種:一是村改居沒有連接市政自來水管網的情況63個,涉及1萬多戶居民,主要集中在韶關和江門,原因主要是有些村改居的位置比較偏遠,自來水管網投資比較大,企業本身投資的利潤比較低;二是同城不同網的情況,目前摸查有92個村改居,涉及到19萬多戶的居民,主要集中在東莞,原因主要是歷史原因,很多村居是分散的;三是同城不同價,涉及160多個村改居,21萬多戶居民,主要集中在廣州市,很多社區由集體向村民二級供水,集體會有一個集體收入,涉及村集體利益的問題;四是沒有抄表到戶的情況,涉及50萬戶的居民,主要在廣州、深圳、東莞,主要原因也是歷史形成的。
“下一步要壓實市里的責任,要求市的分管領導、主管部門牽頭制定每一個市的實施方案。并分類制定逐步改造的計劃,對比較容易改的、改水意愿比較強的社區優先列入改水計劃,在2016年到2018年逐步完成全省村改居的改水工作。”郭建華表示,省住建廳會指導各個市按年度來進行三個進度的時間節點的任務要求,會同水利廳建立督辦制度,準備以月報的形式,每月要求各個市將他們的工作進展情況報住建廳,并及時向政府通報進展情況,對進展比較緩慢的會進行約談,或在年底提請省政府通報、問責。
力爭2018年行政村自來水覆蓋率95%
對“村村通”自來水工作,省水利廳副廳長劉敏表示,省水利廳按新行政區劃調整了“村村通”自來水規劃縣95個、水源地至落地工程規劃投資266.4個億,其中水源地到行政村投資185.5個億,力爭到2018年底前完成規劃實施,基本形成覆蓋全省農村的供水安全保障體系,實現行政村自來水覆蓋率95%以上,農村自來水普及率山區達到85%以上,平原和丘陵地區達到95%以上。
“‘村村通’建設的工作范圍是在除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東莞、中山以外的15個地級以上市所轄的95個縣市區。通過這3年的努力,我們可以提升行政村自來水的覆蓋率大概是13%以上,總共是2638條行政村;大概可以提升集中供水率9%以上,新增的集中供水工程受益人口大概是620萬以上;提升農村的自來水普及率大概是11%以上,新增農村自來水覆蓋人口大概是760萬人以上;提升農村飲用水水質達標率大概是30%以上。”劉敏表示,省水利廳已跟各市簽訂了分年度的實施計劃。
根據計劃,2016年將推進94個縣實施工程建設,完成1個縣的市級驗收,6個縣的縣級驗收,完成投入46.9個億;2017年要推進88個縣實施工程建設,完成7個縣的市級驗收,完成投資66.7個億,完成韶關武江區等18個縣市區的驗收;2018年要推動70個縣的實施工程建設,完成18個縣的市級驗收,完成投資49.9個億,完成汕頭澄海等70個縣區的驗收工作。
據了解,今年省人大常委會還將關于新型城鎮化進程中解決村(居)民生活用水難、實現村(居)供水一體化工作列為2016年省人大常委會重點監督工作項目,并安排在今年9月的省人大常委會會議聽取和審議省政府專項工作報告。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羊城晚報2016-04-20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