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資訊

甘泉:“貧困摘帽”要經得起歷史檢驗

[ 作者:甘泉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3-25 錄入:吳玲香 ]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十二次會議日前審議通過《關于建立貧困退出機制的意見》。會議強調,要按照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要求,建立貧困戶脫貧認定機制,制定嚴格規范透明的貧困縣退出標準程序核查辦法。要實事求是,嚴格評估,用經得起檢驗的摘帽標準來衡量驗收,注重脫貧質量和可持續性。要堅持正向激勵,留出緩沖期,在一定時間內繼續實行扶持政策。

貧困退出機制是脫貧攻堅重要的內容。貧困摘帽要取信于民,必須經得起歷史的檢驗,經得起群眾的檢驗。

當前,基層扶貧一線干部轉變作風,深入貧困角落精準滴灌,切實提高了扶貧的針對性。但在一些地方的實踐中發現,擺脫貧困狀態并未固化,在一定時期往往還很脆弱。尤其是面對自然災害、因病因殘等情況,苦心幫扶幾十年,一夜回到扶貧前確實存在。此外,對數字脫貧、算賬脫貧等官僚主義、形式主義的痼疾要高度警惕。

貧困摘帽的成效需用經得起歷史檢驗的標準來驗收。這有賴于扶貧干部勇于開拓創新,在精準施策上出實招、見實效。脫貧工作做得好不好,要同群眾一起算賬,既算好貧困家庭當前的收入賬,也要算好生產生活的支出賬,更要算好未來的可預期收入賬,以更全面的標準實現更高質量脫貧。實踐證明,只有走心的精準脫貧,才能贏得群眾的喝彩。

充分考慮到我國脫貧攻堅的艱巨性,對一些貧困縣摘帽脫貧不妨扶上馬后送一程。對脫貧不愿摘帽的怪現象,有的地區實行摘帽不摘政策。例如,對實現脫貧縣或扶貧工作有進步的縣給予資金項目獎勵,給貧困縣摘帽吃下定心丸。在一些生態脆弱地區的貧困縣配套相應政策,降低GDP在考核中的比重,引導貧困縣把工作重點用在關注民生和帶領群眾脫貧致富上面。通過正向激勵,留出緩沖期,讓貧困摘帽更符合地方實際。

貧困摘帽取信于民,需用好第三方評估制度,發揮社會監督和輿論監督的作用。一些地方在扶貧開發工作成效考核方面,邀請科研機構、社會組織等,對脫貧攻堅政策落實和相關工作進行評估,值得借鑒。在具體操作中,針對當前貧困戶退出存在操作不規范、村干部決定權過大等問題,還應盡快研究完善群眾有效參與機制,充分尊重貧困戶的知情權。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源泉。讓7000多萬貧困人口脫貧,就是要實現困難群眾生活質變飛躍。盡管任務艱巨,但只要我們發揚實事求是精神,實施好精準扶貧方略,就一定能打贏這場脫貧攻堅戰,力爭不讓一個貧困地區、一個貧困群眾掉隊。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新華社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久久婷婷色综合网站 | 亚洲手机在线观看看片 | 尤物视频国产一区 | 午夜福利日本一区国产 | 日本大胆欧美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乱偷免费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