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一個抽象的情感概念,卻也是一個具體到可以丈量的真實空間。若按功能劃分,一個“家”中最核心的區域便是客廳。在新浪愛拍征集到的千幅影友拍攝的客廳合影中,篩選出8張鄉村家庭合影,共同拼出一幅最寫實的“中國人家”圖景。
張自勇與錢小賽夫妻是昆明市的環衛工人,現居昆明市金馬坊附近城中村,兩人住在一間約10平的棚戶房中,兩個孩子卻留在老家上寄宿初中,夫妻二人的收入基本能維持一家開銷但很難有改善。因為春節加班,所以過年前會把孩子們從老家接到昆明一起擠著住。攝影:@wayne王煜
照片中這位白胡子老者已87歲高齡,是貴州省安順市西秀區七眼橋鄉湯官村的五保戶,由于子女們早已另立門戶且生活狀況不佳,所以老人一直獨居住在這間30多平的土坯房中。家中陳設簡陋,一面斑駁的墻壁上掛滿了老舊的生產生活用具成為房間中唯一的“裝飾”。攝影:@大路朝陽01
房屋主人是來自甘肅文縣肖家山村中的一位普通農民,因以前外出務工積勞成疾所以留守家中休養,順便照料上坡上的一點耕地,妻子和子女卻都在外地務工,全年的收入勉強生活。客廳的墻壁上張貼著偉人畫像最為醒目,樸素的陳設充滿了七八十年代的農家遺風。攝影:@米蘭映像2013
黃姓家族,苗族,居住在貴州省黔東南州從江縣加勉鄉黨翁村,這里是省級重點扶貧鄉,黃家雖有一小塊耕地但不足以養活全家,平時三個兒子兒媳全在外地打工,一年中只有過年才能聚齊。黃家的住宅是傳統的木結構,下層飼養家禽上層住人,房屋雖傳統但家電俱全。攝影:@甜點昵稱
王慧珍,52歲,云南文山州丘北縣馬頭山舊城自然村,回族。丈夫在清真寺工作月薪1500元,加上四畝半耕地,每年約有2萬多收入。兩口子省吃儉用一輩子,近年蓋起了120平米的二層樓。家中共三個女兒,倆女已出嫁,等明年二女兒辦完喜事,對她來說日子就再也不用愁了。攝影:@仙后星座
楊士田,58歲,河南省鹿邑縣觀堂鎮張莊村。因為當年家里窮,他終生未娶,一直和哥嫂生活。除當主任外,他還在縣城做點小買賣,月收約3500元。客廳中毛主席像兩側是兩個侄子上學時得獎狀,是他家最值得炫耀的地方,不過初中畢業他們就放棄學業到南方打工去了。攝影:@曾用名閆較瘦
王振華,48歲,云南文山州丘北縣錦屏鎮小嘎勒高寨村,壯族。近兩年建的二層新房。兒子在外打工,平時兩口子照料8畝耕地,附帶飼些家禽牲畜,年收入差多少有6-7萬。客廳墻上除祭天祭祖的對聯外,還掛有毛主席像,他說:幸福不忘毛主席,理當將他老人家供在正堂。攝影:@仙后星座
吳錦成夫婦,家中雖然四世同堂,但平時夫妻倆都在廣東順德打工,家留有年邁的母親。每年過年前他們都會駕駛摩托車騎行800里路,趕回老家,與一家人團聚,在客廳中簡單的陳設中,墻壁上的毛主席畫像最為醒目。攝影:@鄧賢俊photo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新浪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