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屯昌確定“十三五”期間實施兩項重大發展戰略
近日閉幕的屯昌縣委十二屆七次全會,通過了《關于推進全縣域生態循環農業發展的意見》和《關于推進產城融合示范區建設加快新型城鎮化建設步伐的意見》,確定屯昌“十三五”期間將實施建設現代生態農業和推進產城融合兩項重大發展戰略。
屯昌縣委書記田志強說:“發展生態循環農業是屯昌農業發展的必由之路,產城融合是城鎮化建設的重要模式。確定實施這兩項重大發展戰略,將為屯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跨越式發展注入新動力。”
打造現代生態循環農業
屯昌是全省唯一的丘陵地區,有耕地40余萬畝,經濟林110余萬畝,現有規模養殖場45家,年生豬出欄25萬余頭,禽類出欄470萬余羽。發展低密度散養空間大,容易形成自然循環。
農業是屯昌的優勢產業和支撐產業,農業經營收入占全縣農民收入近半。屯昌縣委副書記、縣長匡文勝說:“主要依靠擴大生產規模、依賴資源消耗的傳統農業發展方式難以為繼,必須大力發展生態循環農業,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和綠水青山良性循環。”
“十三五”期間,屯昌將以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為主線,以種養結合為重點,以政府引導,農業企業、農業合作社為主體,以資源合理配置、市場規范運作的方式,實現全縣域、農業生產全領域資源化、循環化利用,減量化、清潔化生產,科學布局種養業產業,建立環境持續優化的生態循環農業發展體系和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長效機制,打造富有屯昌特色的現代生態農業。
到“十三五”末,屯昌的規模養殖場和養殖小區畜禽排泄物綜合利用率將達95%以上,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達60%以上,農用地膜回收率達90%以上。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合格率穩定在98%以上。建成10個生態循環農業示范園區,生態養殖小區規模達200個,建成20萬畝水肥一體化示范基地和有機固體肥一體化示范基地,實現30萬畝測土配方施肥,建成50個標準種養結合生態循環農業示范基地,建成年產規模20萬噸以上的生物有機肥廠,建設農業廢棄物回收示范點50個。
建全國產城融合示范區
屯昌被列入全國第一批產城融合示范區試點預選名單,產城融合是城鎮化建設的重要模式,產城融合示范區的建設有利于統籌推進城鄉一體化。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陳海翔說:“推進產城融合是解決屯昌發展動力不足、支撐能力不足的必然選擇,是老百姓脫貧致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是貧困市縣發揮后發優勢、在新的平臺上高起點推進‘四化’同步的必由之路。”
“十三五”期間,屯昌將走以產興城、以城帶產、產城融合、城鄉一體的發展道路。在縣城北部建設屯城產城融合示范區,規劃面積25.6平方公里,產業和城市深度融合,加快形成現代產業體系,發展成為經濟發展、社會和諧、人民幸福的新型城區。
屯昌推進產城融合,主要發展以下5類產業: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重點打造冬季瓜菜、黑豬、閹雞、山雞、黑山羊、蜜柚、油茶等特色優勢農產品;大力推動南藥研學產業化發展,走南藥精深加工之路;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以屯城為中心,打造農產品和農村物流配送服務體系;在產城融合示范區規劃建設一個遠期400畝的農產品物流基地,形成集展示、交易、倉儲、冷鏈功能為一體的現代物流體系;大力發展“互聯網+”產業,將產城融合示范區打造成為屯昌縣電子商務中心。大力發展商貿服務業。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海南日報2016-01-20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