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資訊

農業是中國現代化進程中最關鍵領域

[ 作者:崔雪芹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1-04 錄入:吳玲香 ]

中國農業正面臨著人口增長、耕地資源減少、生態環境惡化加劇、成本剛性上漲等挑戰。著名生物學家,現任北京大學長江特聘教授的鄧興旺,2014年全職回國籌建北京大學現代農學院。這些年的學習和工作經歷使他認為,從一定意義上說,中國農業現代化是中國現代化進程中最困難的領域,也將是對中國社會經濟發展意義最大和最關鍵的領域。

兩個典型現代農業國家的經驗

鄧興旺研究發現,目前,世界上發達國家的現代農業主要有兩個發展模式:地多人少的國家,如美國、加拿大,實行規模化農業,主要著眼于提高單位勞動生產率,以大面積耕地、大量資金和技術的投入在盡量少勞動力基礎上獲得高效益;地少人多的國家,如以色列、日本等,實行集約化農業,主要著眼于提高單位土地生產率,以密集、深化的勞動投入和資金技術投入在小面積耕地上獲得高效益。

尤其是美國與以色列,是當今世界現代化農業的兩個成功典范。

鄧興旺認為,美國和以色列有一個共同點,即高度重視現代科學技術在農業現代化過程中的應用和推廣。

不斷進步的農業科學技術使美國成為了世界上農業現代化程度最高的國家之一。大規模的機械化和信息化生產極大地提高了美國農業的生產效率。在美國,經過生物技術改良的動植物品種能夠大幅度地提高動植物的品質、產量和抗病性,從而大大提高美國農業的勞動生產效率。

而以色列歷屆政府根據國內的具體情況,堅持不懈地執行了科技興農的發展道路。以色列建國以來農產品產量增長了12倍,而每畝土地耗水量仍保持原有水平,這與他們先進的農業灌溉技術息息相關。此外,以色列還十分注重結合最新的科學技術開發培育作物新品種,以先進的栽培技術指導農民種植,從而有效保障了以色列大田作物優質高產。

給中國農業現代化的啟示

經過多年實踐,對于中國的農業現代化,鄧興旺有自己的獨特見解。

首先,應選擇符合中國國情或區情的現代農業發展模式。

美國與以色列現代農業發展的做法對中國農業現代化具有一定的啟示,但由于中國農業發展的時代背景、資源稟賦、經濟社會結構、體制環境、經營方式均與二者不同,簡單復制二者的農業發展模式,非但難以解決我國的“三農”問題,反而有可能會產生諸多新問題。

具體則需因地制宜、靈活選擇,在能實行規模化經營的北方平原地區,可以通過有效地轉移農村勞動力來集中土地,推行機械化生產,實現規模經營;而地形較復雜的南方地區則可以采取集約經營的方式,充分發揮當地勞動力資源優勢,在引進先進適用的農業技術和加快農民技能培訓上下功夫,走勞動技術密集型的集約農業道路。

其次,農民的現代化有利于中國的發展及農業現代化進程的推進。

農業現代化是農民和農村的現代化,而不僅是正在進行中的“中國城鎮化”。中國農村的最終出路在于原住地農民及其農村的就地現代化,農民就地得到教育、培訓和就業不僅能夠讓人民在當地安居樂業,減少大規模人口的盲目流動,而且能夠有效化解當前城市教育、醫療、住房資源短缺等社會難題。

再次,依靠科技創新實現農業現代化。中國農業現代化關乎中國糧食安全,應高度重視國家政策在發展現代農業中的作用。

此外,目前國家對農業支持政策的效能有待提高。建議今后政府集中財力物力,在發展農村專業合作組織、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建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方面積極引導并大力支持,為農業的現代化打下更為有利的基礎。

最后,中國農業現代化生產需要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鄧興旺強調,中國農業現代化一定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要控制農藥化肥的使用量,要用科技手段解決重金屬污染、白色污染、畜牧污染、秸稈還田等問題,改善農村生態壞境,大力發展有機農業、生態農業,在農業現代化過程中建立起良好的農村生態系統。

總之,中國“人多地少”的現狀決定了中國農業必須盡可能地精耕細作,采取高就業、低成本的技術路線;中國農業現代化也必須走一條生產能力強、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發展道路。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科學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在线极品欧美aⅴ |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浓毛少妇毛茸茸 | 天天爱天天做久久狠狠做 | 在线看国产国语三级在线看 | 亚洲午夜在线一区二区日韩电影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