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統籌兼顧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扶持小農戶,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把小農生產引入現代農業發展軌道。培育各類專業化市場化服務組織,推進農業生產全程社會化服務,幫助小農戶節本增效。”
“由此可見,支持現代農業全程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是貫徹落實十九大重大部署的重要內容,是鞏固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必要措施,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必然要求,也是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必然選擇?!比珖舜蟠怼不帐∞r業科學院副院長趙皖平對記者表示。
加快現代農業全程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必要性
趙皖平表示,隨著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的不斷推進,一家一戶的小規模經營,難以推廣普及新技術、新品種、新裝備,更無法避免小生產與大市場之間的矛盾,出現了“誰來種地”、“怎樣種地”的瓶頸。
“要實現一家一戶小規模經營向適度規模經營轉變,農業副業化、兼業化向職業化轉變,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就必須建立現代農業全程社會化服務體系,以有利于增加經營權紅利,促進流轉權行使,從而逆向穩固承包權,實現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從1.0版向2.0版升級?!壁w皖平說。
“產業興旺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首要要求,農村的第一產業是現代農業,現代農業不興旺,農村就談不上產業興旺,鄉村振興也就無法實現。而現代農業發展離不開現代農業全程社會化服務,現代農業全程社會化服務體系是撫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保障并促進適度規模經營的助推器。”趙皖平表示。
此外,趙皖平指出,品牌糧食生產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核心內容之一,沒有統一布局、統一供種、統一農業投入品管理、統一收購烘干這“四統一”,品牌糧食生產就會落空?!皼]有品質支撐的品牌糧食,實質是貼牌糧食。唯一能夠將‘四統一’串聯起來且兼具規模的市場主體,只有農業全程社會化服務企業?!?/p>
制定高標準、創新融資渠道和稅務政策
那么如何加快現代農業全程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趙皖平認為,可以從政策體系、融資服務、稅務優惠等幾方面入手:
一、盡快制訂(修訂)高標準農田治理標準。高標準農田是發展現代農業的基礎。近年來,隨著我國國力增強,國家投入大量資金建設高標準農田,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許多經過治理的農田,只是外在形狀的改變,農田生產力水平沒有發生根本性變化,尤其在水利體系的末梢環節基本沒有觸及,導致大量治理過后的所謂高標準農田一年只能種植一季。提請相關部門緊扣現代農業發展對農田生產力水平的要求,吸納農業、水利、農墾等部門參與,及時因地制宜修訂高標準農田治理標準,打造升級版“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的高標準農田治理標準并付諸實施。
二、創建金融、保險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融資、避險新渠道。金融部門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采取經營權抵押或保單質押方式,給予融資貸款;政府設立現代農業發展基金,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貸款給予貼息;通過政府基金,對幫助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繳納農作物商業保險和為其提供貸款擔保的現代農業全程社會化服務公司給以貼息補助,利用社會力量建立支持現代農業發展的資金閉環和保證重災情況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仍然能夠開展簡單再生產的底線,使農業成為可持續經營的職業。
三、創新支持現代農業全程社會化服務的稅務政策?,F代農業發展需要多方面主體,既包括合作社、家庭農場、大戶,也包括農業社會化服務公司,這些主體間相互依存,不可替代。提請國家稅務部門根據我國現代農業長遠發展需要,對本質上從事相同業務的不同現代農業經營主體,制訂公平的稅收政策,或者在早期給予優惠政策,待以后現代農業發展進入相對成熟階段,再適度調整政策。(記者 徐豪)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