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資訊

工程院:中國土壤環境面臨“生死疲勞”

[ 作者:張素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07-07 錄入:吳玲香 ]

中國作家莫言的代表作《生死疲勞》圍繞著土地話題,中國工程院的一項研究成果也聚焦土壤環境的“生死疲勞”。

中國工程院在2014年設立了院部重點戰略咨詢項目“全國土壤環境保護及污染防治戰略咨詢研究”,由兩位中國工程院院士魏復盛、尹偉倫主持,共有40余位專家參與。

6日,魏復盛在北京舉行的土壤環境保護與污染防治工程科技論壇上說,項目組在過去三年對10余個省市開展調研,凝練出中國土壤環境保護與污染防治現狀、問題、對策與建議。

研究指出,中國保住18億畝耕地這條紅線,食用農產品質量不斷提升,合格率達到95%以上。由于中國工業化、城鎮化歷史較短,土壤污染沒有發達國家那般積累嚴重,因此90%以上的農地適合耕種。

“但是局地局部污染嚴重,并且污染速度加快?!蔽簭褪⒄f,土壤一旦受到破壞與污染,修復治理難度大、耗資巨、時間長。

尹偉倫當日在論壇上拿出數據。中國人均耕地不足1.3畝,僅為世界平均值的四分之一;由于不合理施用化肥農藥,土壤質量下降,土壤的有機質含量約為1.8%,僅為世界平均值的一半;中國每年約使用240萬噸地膜,僅回收140萬噸,殘留地膜帶來嚴重的污染問題。

研究還表明,中國有關土壤保護與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規、管理制度嚴重滯后,土壤保護與污染機理的科技支撐嚴重不足。

魏復盛說,近年來國家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在全國土壤污染調查的基礎上對中度、重度污染土壤及企業污染場地進行詳細調查。項目組建議,落實《耕地草地河湖休養生息規劃(2016—2030)》,制定改善土壤環境質量和確保食用農產品安全的政策及措施,設立土壤保護與污染防治科技專項,每五年編報全國土壤質量報告。

面對土壤已出現的“生死疲勞”,專家開出相應“藥方”。尹偉倫舉例說,把無污染的畜禽糞便變為資源、加以利用,研發“以植物吸附重金屬”的生物修復技術,提高生物多樣性來促進地力自我調解。他還面向中國的59億畝草原,提出要“減少使用農藥化肥,加大礦物開采節能減排,實現生物物種相互制約”。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新社 2017年7月6日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国产不卡 | 亚洲日韩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丝袜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久久99久久99精品免视看动漫 | 亚洲综合乱码在线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