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該發放給扶貧對象的葡萄苗、百香果苗,卻發放給了非扶貧對象,這里面有沒有權錢交易?有沒有貪腐行為?”廣西百色市檢察院反瀆局局長黃兆飛,在向記者介紹一起涉農扶貧案件時說。(人民網,5月22日)
在脫貧攻堅的沖鋒階段,國家下達各種扶貧優惠政策,撥付大量扶貧資金,可往往實施到最基層的時候,一部分貪腐分子卻將扶貧資金當成“唐僧肉”,用雁過拔毛的方式蠶食貧困百姓的救命錢、發展錢,讓脫貧實效大打折扣。孫悟空有72變,在西天取經路上用金箍棒保護著師傅,而廣西的檢察機關就如同孫悟空,通過各種渠道、各種方式嚴查涉農案件,保護涉農資金。
孫悟空的金箍棒是法律。針對基層干部涉案人員,關鍵在于法治意識淡薄,特別是村社干部,總感覺自己的誤工報酬太少,想為自己多謀取利益,很少顧及后果,在嘗到甜頭后,就會肆無忌憚、沒完沒了。因此,很有必要開展對村社干部的法律知識培訓和農民群眾普法宣傳,增強村社干部和農民自覺維權意識,保護好自己的利益。
孫悟空的金箍棒是制度。德保縣扶貧辦會計李某,未經單位領導審批同意,通過開具現金支票或轉賬的方式,挪用扶貧款近120萬。這就是制度的不完善導致扶貧資金被大筆挪用。因此,要完善相關制度,按規章制度辦事,保證每一分扶貧資金都用到貧困戶頭上。
孫悟空的金箍棒是責任心。涉農資金被挪用被截留,各級機關干部有責任,群眾也有責任。部分干部缺乏履職責任意識,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監管不到位。部分群眾面對有些村組干部吃拿卡要,往往敢怒不敢言,缺乏監督意識。因此,要增強干部履職責任意識,加強群眾監督責任心,保全每一分扶貧資金。
在奔向致富的道路上,要學習廣西檢察機關,立足脫貧攻堅大局,嚴查涉農微腐敗,嚴保扶貧救命錢,學會用法律、制度、責任心來保護扶貧資金,助推脫貧攻堅。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