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湖南省常務副省長陳向群在該省洞口縣調研扶貧工作時指出,脫貧攻堅難在精準、貴在精準、重在精準,要提高政策執行水平,在精準上下功夫,做到精細識別、精心幫扶。
自“全面小康”戰略提出以來,我國脫貧攻堅戰已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一個極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蘭考縣的成功脫貧。從當前脫貧攻堅的效果上來看,“全面小康”戰略無疑是黨中央正確的決斷,是真正造福百姓的最大“民生工程”。但興奮之余,我們不妨適時踩一腳“剎車”,給自己一些認真思考的時間,想一想是否在執行扶貧戰略時出現了一些不合時宜的偏差。
客觀的來講,從各地開展的精準扶貧“回頭看”活動上看,不少地區在具體的政策執行上尚存有不少問題。如,貧困戶建檔立卡還不夠精準、結對幫扶措施還不夠準確、返貧防范手段還較為單一等等,這些問題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全面小康”的實現,成為了影響扶貧實效的“攔路虎”。
要想讓扶貧真正實現管長管久管遠,吃透“精準”二字很有必要。精準是扶貧的前提,它與扶貧唇齒相依、血脈相連,沒有了精準,扶貧工作就容易陷入被動局面,甚至披上“失真”外衣。治好脫貧攻堅的“失真”癥結,就要讓精準成為扶貧工作的常態。毛澤東同志指出,“世上最怕認真二字,共產黨員最講認真。”事實上,精準扶貧的過程就是共產黨人踐行認真的過程,亦是詮釋黨員干部忠誠干凈擔當的過程。只有在扶貧上事事講精準、人人要精準、處處體現精準,扶貧才是真扶貧、扶真貧。
“扶貧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準扶貧,切忌喊口號,也不要定好高騖遠的目標。”習近平同志的講話為我們開展精準扶貧工作指出了鮮明方向。廣大黨員干部要切實吃透摸準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精準扶貧的指示,以高度的責任感、緊迫感和使命感投入到脫貧攻堅戰場,讓“精準”成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護身符”。
(作者單位:湖南省永州市寧遠縣委組織部)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