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時評

“三扶”補齊精神脫貧短板

[ 作者:黃友軒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03-22 錄入:吳玲香 ]

近年來,大多數貧困群眾借助精準扶貧政策的“東風”走上了富裕之路。但也助長了一些貧困群眾“靠著墻根曬太陽,等著別人送小康”的“等靠要”思想和“慵懶散”陋習,出現了扶而不起、幫而不富、助而不強等問題。“精神貧困”是脫貧攻堅的最大短板,“等、靠、要”思想不破除,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目標就不可能如期實現。

扶“志”。俗話說: 人窮窮一時,志短短一生。一個人若沒志氣,給他再多物質幫扶,也只能救濟一時,卻滿足不了一世。增強“我要脫貧”的自覺,激發群眾脫貧奔康內生動力,是實現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掉隊”的關鍵。在扶貧送溫暖的同時,要更加注重精神扶貧。要通過輿論引導、優秀文化、身邊先進典型等弘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精神,突出“扶勤不扶懶”的政策扶持,觸動群眾求發展、思脫貧、想致富的神經,實現由“要我脫貧”向“我要脫貧”轉變。

扶“智”。堅定“我能脫貧”的信心是實現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掉隊”的保障。一方面要加強貧困群眾知識技術培訓,提高貧困群眾的科學務農能力、轉移就業能力和創業致富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大教育扶貧,幫助那些有孩子讀書的貧困家庭克服“讀書無用”、“知識無用”、“讀書不如打工”等功利主義思想,樹立“知識創造財富”、“教育是對未來的投資”等理念,想方設法支持孩子讀書,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

扶“強”。絕大多數貧困戶往往缺項目、缺資金、缺技術、缺信心,是難以獨立發展產業和精準對接市場的,只能搭“順風車”。單位的結對幫扶對貧困戶來說,就如同是“包車”,只能解決一時之需。也許“脫幫”之日就是一些脫貧戶的返貧之日。有沒有“順風車”可搭,是一些貧困戶能否增強信心、徹底擺脫貧困的關鍵。要大力支持村級班子致富帶頭人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產業,使貧困群眾有“順風車”可搭而“不掉隊”。

(作者地址:四川省萬源市)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中文字制服丝袜在线播放 | 亚洲特级免费观看中文字幕 | 五月婷婷久亚洲有码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第5页 | 亚洲2020香蕉在线观看 | 最新国产福利小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