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時評

“脫貧銷號”當主動大于被動

[ 作者:余志勇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01-17 錄入:16 ]

記者從寧夏扶貧辦了解到,2016年寧夏民生計劃脫貧攻堅工程任務已完成,目前寧夏已實現19.3萬貧困人口脫貧,249個貧困村脫貧銷號,貧困縣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區平均水平。(新華社1月12日)

說到銷號,單就其字面意思可以理解為用戶結清費用后與電信運營商終止產品訂購協議的業務。而銷號又分為兩種情況既:主動銷號和被動銷號。據報道稱,記者日前從寧夏扶貧辦了解到,2016年寧夏民生計劃脫貧攻堅工程任務已完成,目前已實現19.3萬貧困人口脫貧,249個貧困村脫貧銷號,貧困縣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區平均水平。誠然,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黨和政府的重要使命。而如果沒有著力推進發展生產、易地扶貧搬遷、生態補償、發展教育和社會保障兜底五種脫貧模式,也不可能完成這么出色的任務。但筆者以為,“脫貧銷號”當主動大于被動,別成為“趕鴨子上架”。

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脫貧致富終究要靠貧困群眾用自己的辛勤勞動來實現。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要重視發揮廣大基層干部群眾的首創精神,讓他們的心熱起來、行動起來,靠辛勤勞動改變貧困落后面貌。”的確,一個地區的貧困問題,往往是自然環境和人文條件、歷史根源和現實原因等因素復雜交織的結果。要實現可持續的脫貧,往往非一時之功,有時更不是單靠一時一任的艱辛付出,或是“等、要、靠”就能脫貧的。為此,“脫貧銷號”固然可敬、可贊,但更得堅持把“造血”功能完善,要讓“脫貧銷號”的困難戶在接受“輸血”基礎上,著眼于未來,主動把脫貧后的致富責任扛在肩上。

正所謂,找準致貧“窮根”,才能開好治貧“藥方”。不可否認,近年來,隨著各地地方政府對扶貧越來越重視,各項優惠政策不斷落地,不乏出現部分群眾脫貧致富的主動性降低、依賴性增強,“等、靠、要”的思想嚴重,安于現狀、不求進取,把扶貧幫扶當作“天上掉餡餅”“你急他不急”“上動下不動”者;更有甚者,消極無為、好逸惡勞,認為我沒吃沒喝,政府會按時給我,幫我脫貧,更是每位干部的分內之事。說白了,是懶惰心態,信心不足所致。所以,“脫貧銷號”還得更好解決好精神層面的問題,真正激發擺脫貧困的內生動力,讓脫貧不在返貧。

與此同時,也得對“脫貧銷號”的困難戶或是困難村、困難縣實施動態管理。保證減貧任務與建檔數據對得上、合得準,堅決防止“假脫貧”“被脫貧”“數字脫貧”。更得在扶貧工作中堅持因地制宜,切實找到一條精準施策、事半功倍的路子,走好精準脫貧新路。這也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地方的發展,關鍵在于找準路子、突出特色。欠發達地區抓發展,更要立足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做好特色文章,實現差異競爭、錯位發展”。寧夏既采取區、市、縣、鄉、村五級聯動,進村入戶摸底排查,識別出不符合建檔立卡的貧困戶7.06萬戶、30.3萬人,補錄7.43萬戶、30.6萬人,又通過完善基礎設施營造脫貧致富環境,就是變被動為主動很好例證。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脫貧攻堅也絕非一朝一夕。筆者相信,隨著脫貧攻堅戰的日漸深入,隨著各級領導干部撲下身、沉下心的“真扶貧”“扶真貧”,定能有越來越多的貧困戶、貧困村、貧困縣加入“脫貧銷號”行列,從而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向黨和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作者單位:四川北川縣組織部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专区一 | 免费国产真实迷jian系列网址 | 在线观看亚洲人成电影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色婷婷色 | 天天综合网久久网亚洲 | 色一情一乱一伦一区二区三区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