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時評

種“良心菜” 做誠信人

[ 作者:艾小毅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9-07 錄入:16 ]

他在農村長大,好不容易在城里拼博成了老板,可為了一顆“放心菜”,他放下了前景大好的市場物業,又回到田間當起了“菜農”;

他堅持“每一顆蔬菜都是一個承諾!”。任何人發現他收購貼牌或檢出他的蔬菜農藥殘留超標,當場獎勵一萬元,20年來從未有人拿過獎金;

他為了這句承諾,不顧被合作商罰款200多萬元的風險,毅然毀掉一車價值10多萬元的蔬菜,而這一車蔬菜只是因為一個小小的意外;

他叫張宋,一名地道的“菜農”。他的誠實守信、不僅贏得了市場銷量、贏得了合作商和銀行的信任,更贏得了社會各界的點贊。

《禮記》有言,“不寶金玉,而忠信以為寶”。意思就是“金銀玉帛不能算作寶貝,真正的寶貝應該是忠信”。從1993年張宋開始種菜以來,20多年來他始終堅持“每一顆蔬菜都是一個承諾!”這一理念,將一顆顆“良心菜”“放心菜”送進了千萬萬戶的老百姓的廚房里,不僅用行動詮釋了這句話的真正含義,更讓“誠信”兩字熠熠閃光。與其說是在種菜,不如說是一場關乎“做人”的修行。

張宋身上所體現的不僅是他個人的誠信,也是當下社會所需要的正能量。相較于物質主義、功利主義和享樂思想,張宋這種咱百姓身邊活生生的榜樣所傳達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猶如瑰寶。特別是在反思當前一些社會上誠信缺失、公德失范的現象,例如“老賴”們借錢不還,整天跟債主玩“躲貓貓”的游戲;還有被媒體吵熱的“拾物索薪”的那位拾遺者——撿到提包后不馬上歸還,還開出索要3000元的條件。我們在批評這些重利忘義的反面例子的時候,是否自身真的就做到了誠實守信的標準?

“自古驅民在信誠,一言為重百金輕。”在我們今天的社會生活中,像張宋這樣干良心事,做誠信人的還是占大多數。誠信儼然是社會的主流價值。我們所要做的,就是讓誠信的光輝照亮社會的每一個角落。誠信其實并不遠,就在我們身邊,就在人們的一言一行中。要加強誠實守信教育,重點從娃娃抓起,把誠信作為學校的教科書,涵育孩子們的誠信意識,做到“小手拉大手”。要在全社會大力宣傳“誠實守信道德模范”事跡,通過新聞媒體報道、“道德講堂”宣講、“善行義舉榜”展示等,引導人們追求講誠信、守誠信的生活。要強化法律手段,對不講誠信且造成嚴重后果的,給予法律制裁,讓失信者付出代價,以維護誠信的尊嚴。

總而言之,只有人人講誠信,才能筑起誠信社會的大廈。今天,我們學習張宋,不妨起而行,當好誠實守信的傳播者、實踐者和推進者,常懷良心做好本職工作,讓你我身邊都是誠信人。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 亚洲欧洲非洲在线观看 | 天天一本大道久久 | 日本久久久久久免费网络 | 亚洲一区精品中文字幕 | 在线观看乱码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