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時評

“三權分置”農村土地將變“香餑餑”

[ 作者:力行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9-02 錄入:16 ]

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組長習近平8月30日上午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十七次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施工高峰期,要按照既定的時間表、路線圖,更加有針對性解決各領域各層面各環節的矛盾和問題,不斷提高改革精準化、精細化水平,堅定不移把全面深化改革推向前進。(2016年08月31日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土地是農民生產生存的根本,給家庭養老提供了基礎。然而隨著城鎮化建設的推進,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向城市轉移,以小農業生產為主的傳統生產方式發生巨大變化,老年人成為土地種植的主體。由于土地收益小、勞動周期長,農村老年人的勞動負擔加重導致養老困難重重,因此實施土地制度的改革,解決好農村的土地問題對于減少老年人的勞動負擔,增加經濟收入具有重大意義。

土地的所有權,農村土地農民集體所有必須牢牢堅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十七次會議再次明確,在我國《憲法》、《民法通則》、《土地管理法》等法律中,對國家土地所有權作了明確規定,農民賴以生存的基本要素被得到充分保障,為滿足農村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必須進一步健全完善農民集體土地所有權。

土地的承包權,務必要嚴格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能取代農民家庭的土地承包地位,都不能非法剝奪和限制農戶的土地承包權。 截至1999年底,全國已有94%左右的村組開展了第二輪土地承包工作,絕大多數地方已將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和承包合同簽發到戶。去年底前,全國家庭承包耕地流轉面積4.03億畝,全國共有2.3億多農戶承包了近13.3億畝耕地,簽訂承包合同2.21億份,頒發土地承包經營權證2.06億份。

土地的經營權,要放活。在依法保護集體所有權和農戶承包權的前提下,平等保護經營主體依流轉合同取得的土地經營權,保障其有穩定的經營預期。把土地的經營推向市場,解決了在部份農村土地撂荒嚴重的問題,引進業主集約化經營土地,促進土地正常流轉,解決農村土地收益低的問題,同時必將推進農民職業化進程。

土地政策改革的不斷深入,經營權被激活,將會引來更多的企業主,來規模經營土地,使企業獲得更多的收益,農民可以把自家的土地流轉給企業,然后再去給企業打工,兩份收入加起來,肯定比過去自己經營的時候要高,從而刺激農民流轉土地的積極性。企業進行集約化經營,科學管理,可以規模化種植綠色、無污染的農作物,對糧食品質的提升,在國際上的競爭地位,對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發揮不可估量的作用。企業主廣泛的參與土地流轉,農村土地必將成為“金土地”;企業主廣泛的參與土地流轉,必將把農村土地炒成“香餑餑”。

作者地址:四川省綿陽市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自偷精品精品国产日韩 | 天天日天天射伊人色综合久久 | 鸭子tv国产在线永久播放 | 中文字幕乱码久久午夜 | 亚洲人77777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国自产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