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任十年,他瘋狂虛報冒領小麥、玉米直補款33.5萬元,累計涉及土地面積上萬畝。為大肆斂財,山東省商河縣鄭路鎮斜廟村原黨支部書記甄兆忠不斷觸碰黨紀國法的底線,最終將自己送上被告席。前不久,該案由山東省商河縣檢察院依法提起公訴。2016年7月27日,山東省商河縣法院一審以貪污罪判處被告人甄兆忠有期徒刑三年零十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20萬元。(8月18日 《檢察日報》)
觀念激蕩,常洗心靈之垢;物欲誘惑,常敲警世之鐘。極個別領導干部在面對貪腐這個問題上,似乎總存有一種僥幸心理:“我才不相信,陰溝里翻船的那位‘倒霉蛋’偏偏就是我?” 現實生活中,為官者一旦這種心理占據了上風,面對各種美麗的誘惑,定會在“溫水煮青蛙”的“不經意間”垮掉清廉的“防火墻”,轉而肆無忌憚地貪財戀色,以權謀私,最終走上了違法犯罪這條不歸路。既損害了黨和國家的形象,又為百姓唾棄與不恥。
修身之道,貴在自省。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古人尚且如此,而今更是值得所有黨員領導干部警惕反思,并引以為戒。身在官場,“身不由己”。每一位德才兼備的好干部,必須時刻牢記黨的宗旨,堅定理想信念,首先把學習當作一種責任、一種境界和一種追求,以學明志、以學養德、以學促廉,并通過理論與實踐的完美融合,滌蕩心靈塵埃,陶冶精神境界,嚴格用權,照章辦事,經得起誘惑、管得住行為、耐得住清貧、守得住清白,倍加珍惜人民賦予的權力,倍加珍惜自己的事業和家庭,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實實干事,清清白白為官,不放松自我修養,并緊密聯系身邊違紀違法反面典型對照剖析自己的言行,結合實際查擺自身存在的這樣或者那樣的突出問題和不足,牢固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和利益觀,永葆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以便在五光十色的誘惑中站穩腳跟,以驕人的政績回報我們的衣食父母。
貪腐就在“一念間”,在中華民族的悠久傳承中,“清廉”一直是老百姓對為官者最高的褒獎。篇末強調指出,遏制村官腐敗,還當圍繞如何選好用好農村基層干部這個關鍵,并在日常工作中堅持教育、制度、監督并重,逗硬村級財務的審核和監管;管緊、扎牢、盯死村(社區)干部手中權力,加強對村(社區)干部的廉政、警示教育,不妨也將他們帶到監獄等警示教育基地去走一走,看一看,聽聽服刑人員的現身說教,悟悟高墻外、鐵窗內人生的巨大落差與無奈,明白“貪腐一念間,悲喜兩重天”的真諦,讓法治思維入腦入心,管緊、扎牢、盯死村(社區)干部手中權力,使其不想腐、不敢腐、不能腐、不愿腐;同時,繼續探索創新基層權力陽光化運作機制,真正將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讓農村工作在法治化管理軌道順暢前行。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