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河北唐山市豐潤區委辦公室、豐潤區政府辦公室聯合下發通知,決定從7月1日起,集中一個月時間開展城區環境秩序暨重點通道沿線環境綜合整治集中攻堅行動,一律取消雙休日休假。7月10日,上述通知被豐潤區委、區政府取消。(網易新聞)
無獨有偶,這已是河北省今年5月以來出現的第三起地方發文取消公務員休假事件。其實這種情況并不少見,很多沒有發文,而是口頭要求,但暴露出來的卻屈指可數,媒體沒說,沒人敢說。
究其原因,主要是個別官員素質差、法制意識不強、執政能力偏弱,違法成本較低,而另一邊又是公職人員維權意識薄弱,維權渠道不暢通。因此,要徹底杜絕這類事件,還得多管齊下,從而真正維護基層公務員利益,推進依法治國,促進社會管理井然有序。
夯實基礎,轉變思想強補“鈣流失”。思想變質,行為就會出現嚴重偏差。個別管理公務員的上級黨委、政府罔顧法律取消休假的行為,就是因為做出決策的官員缺乏起碼的法制意識。問題在表面,根子在思想,“根”除才能“風”止。奉法者則國強。因此,必須加強官員作風建設,強化法制觀念,通過普法和綜合培訓全面提高官員法律素質和執政能力。真正做到以法律準繩來知道和約束行政決策,徹底扭轉亂作為現象。只有這樣,才能為“人治”變“人性”奠定“根基”。
審時度勢,嚴肅問責構建“保護網”。“沉疴需用孟勇,治亂當用重典。”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要階段,作為責任主體的政府官員卻“率先”掉起了鏈子,試問,如果連體制內的權利都保證不了,何以讓群眾信任政府?法治是全局,只有重典治亂,提升違法成本,加大懲治力度甚至嚴肅問責“一把手”才能讓社會井井有條,才能保證所有人的權利。
多措并舉,鼓勵維權疏通“主渠道”。韓寒曾說過“權利高于你盡全力捍衛的權利。”但“公仆”“為人民服務”“白加黑五加二”等過度宣傳導致公務員即使面對不公也不敢表達,或者想要較真也沒有渠道。然而,公務員也是普通人,他們也理應維護自身權益。這就要求,加強維權體系建設、暢通維權渠道、引導輿論監督,真正讓基層公務員敢于發聲、敢于站出來說“不”,從而促進文明和諧社會和法治國建的全面建設。
總之,“人人有權,其國必興。”“人治”思想的根除無法一蹴而就,但“積沙成塔,積水成淵。”相信眾志成城,必將提升官員決策能力和執政能力,取得建設法治國家的全面勝利。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