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晚節官員,尚曉軒在初到淇縣時,為人處事非常公正,工作上的勤勤懇懇,使我贏得了縣班子成員的尊重,也使我被地方百姓所認可。可是公事公辦的風格也慢慢給我帶來了一些非議。甚至被稱為不講情面的“怪老頭”。為此,逐漸改變做事風格,從外圓內方再到內外皆污,最終落馬入獄。(6月7日 中國青年網)
很多官員,尤其是50歲以上的官員,大都是有貧苦經歷的,農家子弟或者經歷過農村的他們,打小就對老百姓有感情,為此也曾立志去改變這些苦難的現狀而努力。也曾看不起那些阿諛逢迎,也曾疼恨那些卑劣小人,嫉惡如仇,即便是面子上不表示,內心也是方方正正。個別人也有經不住現實的誘惑,架不住奢侈思想的墮落,這種現象值得研究。
冷眼瞧那些落馬官員,無一不是有些權力的人,即便是油水很少的清水衙門的“農機站”之類,都敢從過手的農業補貼上摳出三分錢的紅利,更何況那些大筆一揮,就能夠給他人帶來好處的實權官員。接近一個官員有多難,從私里講,很難。但也不是無縫可尋。他也有七大姑八大姨,也有很多朋友,這些人構成了一個小世界。開始或許打不進官員本人的圈子,但是可以利用幫帶的形式,進入他的親朋好友的世界,畢竟,這些人不一定是官員,少了些戒備之心,稍微動些心思就能成行。之后的路上,或許一個引薦就能入圍,只要入了法眼,辦事也就成功了一半。但也有一些另類,諸如尚曉軒之類的人,心里想著是立身中正,處事公道,也曾贏得了很多同事和老百姓的贊揚,但是,卻為了一些“商賈權貴們”的非議而折戟官場的人也不再少數。
以上的兩種人,本質上都不是壞人或者贓官,恰恰這兩種人在官場中還為數不少。這類人在苗頭期間就是“問題干部”的一種,并不是從根子上爛掉。這些人完全可以拯救。同樣都是講情面,愛面子,愿意博得一個好名聲。如果愛惜的只是個人骨子里的想當然,有權力后的滿足感體現也莫過于此,還有一些官員,總認為干正事用的權力好似是理所當然,只有辦些“河邊走的事又不濕鞋”,才能讓另一些權貴們的欣賞和懾服。這樣的舉動,恰恰就是同黨紀國法相違背,最終掉入了欲河之中不可自拔。
當官不是不講感情,那些干群情,魚水情都是要講的,卻不是為了一己私利而妄動權力的沖動,只為滿足自己的虛榮,而亂用權力,那不是顯示自己多權威,而是同流合污。斬不斷欲念,遲早要被貪婪拖下水。沒有原則,或者原則性不剛不強,這樣的人最危險。既想要百姓又不得罪權貴,這本身就是不可能的事,君不聞,魚與熊掌豈能兼得?智者則良木而棲亦!
作者地址:河北省臨西縣陽光大街29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