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嵊州市水利水電局日前組織全體機關干部開展以案說紀討論會,對黨員干部進行節前提醒。討論的典型案例就是在當地引起強烈反響的嵊州市遼灣水庫管理處黨支部書記、主任呂東正違規公務接待問題。(中國紀檢監察網)
新上任的干部,積極熟悉工作環境、搞好人際關系,本無可厚非。但呂某認為香煙是個搞好人際關系的好“媒介”, “一根煙、一包煙一下子拉近了雙方距離”,于是對前來檢查、指導的上級領導,以及水庫周邊村有關的人員等,見面除了遞煙相敬,還贈送“日頭煙”。僅在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間,呂某便違規購買中華牌、利群牌等高檔香煙共計1.82萬元。在被紀檢監察機關查處后,呂某對自己作為單位黨政一把手,反而成為違反紀律的典型,感到后悔不已。
從這起事件中不難發現,正因為呂某作風不正,才導致他思想觀念出現了問題,行為上違紀違規,最終一步步滑向錯誤的深淵。且呂某身為黨政一把手,其一言一行,關乎在干部隊伍中的表率作用,關乎黨和政府在人民群眾心中的形象,吞云吐霧抽著 公款報銷的“日頭煙”,看似搞好了人際關系,實際上是敗壞了干部作風,給當地政治生態造成了惡劣影響。
干部的作風,是維系政府公信力的生命線。如果把政府公信力比作一個儲存信任的“銀行”,那么干部作風好,政府就有凝聚力、號召力和感召力,“銀行”資產就不斷增長;干部作風差,群眾對政府的支持和信任就要打折扣,“銀行”資產就可能縮水透支。因而,政府的形象,取決于干部的形象。廣大干部要像珍愛自己的眼睛一樣,珍愛自己的形象,珍愛政府的公信力。
習近平同志曾多次強調,工作作風上的問題絕對不是小事,如果不堅決糾正不良風氣,任其發展下去,就會像一座無形的墻把我們黨和人民群眾隔開,我們黨就會失去根基、失去血脈、失去力量。廣大領導干部要愛惜羽毛,要以過硬的政治作風、思想作風和工作作風詮釋黨和政府的優良作風,為干部樹好榜樣、做好表率,為廣大人民群眾辦好事、服好務,以無可挑剔的作風和實實在在的成績贏得干部群眾的尊重和信賴。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