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時評

不健康,何來致富可持續?

[ 作者:靜水七流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3-14 錄入:7 ]

正值踏青季,漫步于鄉間小路,抑或踩在綿延的田埂,腳下應是叢生的綠草,放眼前方,與蔚藍天際相接的應是百花爭艷,輕嗅著淡雅花香與泥土的清香,應是草綠花艷、一派生機與活力的鄉村美景!而今,本是一片能夠給予我們視覺和味覺盛宴的凈土,卻是各色垃圾遍地,異味橫飛,已然失去了應有的鄉間風貌。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求各地處理好“金山銀山”與“綠水青山”的關系。自然,農村的發展致富更不能以逐步透支“健康”為代價,特別是貧困地區的發展,更要保得住“健康”,才能跑完脫貧“馬拉松”后實現致富可持續,于此,我們缺口在思想意識,短板在治理行動。

首先,思想意識上需深知脫貧致富與綠水青山并非“魚和熊掌”的關系,協調發展便兼得。引導農村發展的同時,要吸取工業發展史中先污染后治理的經驗教訓,做到始終保持對自然環境的敬畏之心,高度重視環境污染帶來的的危害,時刻保持環境保護的清醒意識,在經濟發展與新村建設中,遵循自然規律,合理取舍、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在環境污染方面力求防患于未然。

其次,鄉村健康需要“及時洗臉”和“定期體檢”兩不誤。隨著新農村建設的逐步推進,政府基礎設施的步伐也在跟進,鄉間垃圾轉運站得到合理使用并逐步發揮成效,在生活垃圾的清理與轉運方面仍舊形勢嚴峻,此時,需要“及時洗臉”使各類垃圾清理及時、分類合理、盡快轉運,防止外部污染。農村環境的健康體魄,此外,對于農藥、化肥等不合理的使用所產生的“內部污染”,除對群眾進行農技知識宣傳和引導外,應加強水質、土質重點指標監測,根據“體檢報告”合理制定改善方案,始終守住土地、水源的健康底線,以此保住鄉村的身強體健。

保有健康新農村,還愁致富可持續?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一本之道精品乱码 | 亚洲永久精品在线看 | 五月天在线精品老司机 | 亚洲午夜Av在线 | 亚洲日韩少妇一区 | 亚洲中文字幕第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