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時評

柯水發:探索農村生態環境多元共治模式

[ 作者:柯水發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3-02 錄入:12 ]

當前,我國農村存在著較為嚴重的多元性復雜生態環境問題,農村生活污水和垃圾污染、農業生產的化肥和農藥污染、農村規模化養殖和水產養殖污染、鄉鎮企業的三廢排放污染疊加,水體污染、土壤污染和空氣污染同時存在,點源污染與面源污染共存,各種新舊污染相互交織。農村生態環境治理迫在眉睫。形成農村生態環境問題的社會經濟因素也有多種,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二元社會結構的影響。二元結構下的村鎮環境保護力度遠遠落后于城市,一些地方政府重視城鎮而輕視農村環境保護與建設。此外,在工業化進程中,政府和企業還向農村轉移生活污染和生產污染。越來越多的企業延伸到農村地區,加大了對農村生態環境的污染。

農村發展模式及產業結構不合理。受經濟利益驅動,地方政府重視資源開發的短期經濟效益,對生態污染嚴重程度的重視不夠,往往成為資源過度開采的保護力量。同時,為了提高農業產量,大量工業用品被用于農業生產,農田生態受到化學品的污染。此外,農村工業大都是以浪費資源、破壞資源、污染環境為特點的企業;農村工業重型化與低端化加劇了農村生態環境的污染和破壞。

農村環保體制落后。目前農村環境保護體制存在著“垂直分級負責,橫向多頭管理”缺陷,當前的環境管理體系難以應對農村環境污染問題。農村生態環境治理涉及基層環境保護部門、農業部門、城鄉建設部門等多個部門,但因缺乏綜合協調機制而難以開展有效治理。此外,相關國家法律法規尚不健全,農村環保監管力量薄弱、監管乏力,缺乏針對性強和統領式法律法規及配套的實施細則,缺少有效的經濟激勵和污染約束機制,缺乏健全的農村環保制度和農村生態環境管理體制,管理鏈條無法向農村有效延伸。

農村環保服務體系薄弱。農村環保服務體系不健全,缺乏統領農村生態環境治理的總體規劃及操作規程,各級政府政績評價考核體系較少關注農村環保建設;缺少農村環保組織、保潔人員、環保知識教育培訓機構、環保信息咨詢機構、農村環保科技研發應用及推廣機構、農村環保基金等服務支持組織。特別是農村生態損害缺乏救濟服務機制,污染破壞農村生態環境行為人的法律責任得不到有效追究,相應損害得不到有效救濟。

農村生態環境沒有得到應有重視,農村環保投入匱乏。長期以來,我國農村的環境問題一直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傳統的環境管理模式在農村環境治理上陷入困境。近幾年,黨和國家高度關注農村生態環境問題,但沒有得到基層政府的積極響應;投入到農村的生態環境治理資金也多來自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并沒有積極增加相應的投入。各級地方政府普遍存在“重城鎮、輕農村”的環保觀念,對農村環境污染治理重視程度低下,環保投入嚴重不足,沒有固定的治理資金來源和明確的投入政策。

農村居民自身的環境治理意識和治理能力較差。農民環保意識和生態治理意識淡薄,不少農民只圖眼前利益,對環境污染和破壞的嚴重后果估計不足;還有,農民迫于生存和發展壓力,以環境破壞換取生活經濟條件改善的短期行為不可避免;此外,農民迫于生產方式、技術條件和治理成本的制約,農村居民自發的生態治理能力較差。

由于農村生態環境問題的成因是多方面的,農村生態治理也必然涉及政府、企業、村民等多個利益主體。因此,有必要探索和踐行多元共治模式,即通過多主體參與的綜合治理體系,充分發揮各利益主體的優勢,采取分工合作協商等方式統籌解決農村生態環境問題。多元共治模式將充分考慮治理主體的合作性、治理對象的針對性、治理方式的適應性、治理過程的參與性、治理結構的系統性和治理效果的綜合性。這一模式既充分發揮政府和市場的配套作用,也倡導企業和村民的自覺行為,主張通過綜合性手段解決生態環境問題。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社會科學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中文字幕αv天堂 | 亚洲中国日韩久久综合网 | 一本到视频在线播放 | 日韩丝袜亚洲国产欧美一区 | 亚洲欧洲AV一区二区久久 | 亚洲精品国产日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