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則喜正義之伸張,樂法律得施行,不屑媚俗,安于清貧。久矣疲命于雜務,掣肘各情形,荒于教子,未盡孝心……”一則湖南某法官辭職信在微信朋友圈悄然走紅,網友盛贊辭職信文采飛揚、筆者文字功底深厚,感嘆辭職甚為可惜。(鳳凰網,2月26日)
一石激起千層浪,一位法官辭職引來眾多網友圍觀,一時間贊的、捧的、損的、嘆的應有竟有,褒貶不一。但在筆者看來:“一位法官辭職不必大驚小怪、過度解讀”。
有的網友看了這位法官的辭職信,認為其用詞、用句堪稱練達,文采飛揚,感嘆辭職甚為可惜。筆者認為:一個人文采好,他不一定就適合他現(xiàn)有的工作崗位;一個人文采不好,也不能斷定他就不適合做法官。人們之所以對此法官辭職而惋惜,大概都是其惜才的原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去也好,留也罷,我們都應該充分尊重當事人的選擇。
一位法官辭職不必過度解讀,人才的正常流動才是符合人才規(guī)律的,就好像一個水池有水流進,也有水流出才能保證這池水是一池活水。不過法官辭職如果出現(xiàn)辭職潮,那就另當別論了,此時必須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查清是否在某些方面出了問題,加以改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