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放假前夕,長陽縣火燒坪鄉黨委政府給22名機關干部和鄉中心學校的300名學生布置了一份特殊的“寒假作業”:每人親手為自己的父母洗腳,而且要求拍照上交。“百善孝為先,做人做事前得先做好孝道。”火燒坪鄉黨委書記李德兵說。(中國新聞網 2月18日)
毫無疑問,講孝道是對的,這是做人最基礎的一部分,也是人性的根本。該黨委政府重視孝道的培養并認識其中的重要性是值得肯定的,但是盡孝需要作為任務來布置未免有點諷刺了。而且要求拍照上交,這樣的要求難免讓人猜想一些干部給父母洗腳只是為了拍照完成任務。但相信不少人“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也會有所感想,有所收獲,這也算達到了布置者要的效果。只是孝道始終不應該政治化,更不應通過具體形式要求,這樣的弘揚讓盡孝變了味。
孝不孝不一定得看會不會給父母洗腳。有孝心的人,就算沒有給父母洗腳也是尊重父母孝敬父母的,而沒有孝心的人,及時按要求給父母洗了腳也不一定就會變得有孝心。對于弘揚孝道,政府可以宣傳,可以倡導,但是沒必要作為任務下達并驗收,是孝子,不用任務來要求,不是孝子,強制了也沒用。
孝與不孝是個人品格上的問題,無法量化,也不能作為工作內容考核。換言之個人的孝與不孝都是關起門來一個小家的事情,原本有孝心的人通過完成任務去盡孝道對其是一種諷刺,更可怕的是這種“任務”如果成為常態可能會漸漸麻木其原本的孝心,變成習慣性完成任務。對于沒有孝心的人,完成任務也只是應付,不是心甘情愿的盡孝,父母接受起來也會尷尬。
報道這種完成作業式的盡孝,宣傳結果也可能會變味。盡孝本來應該是很日常很普通的一件事,給父母洗腳也作為新聞報道,作為標榜宣傳,未免讓人覺得盡孝標準太低,太過形式化,甚至會讓一些人覺得是作秀而產生宣傳副作用。
弘揚孝道應該是喚起大家的盡孝之心,相信燒坪鄉黨委政府的初衷是好的,只是孝心是私人之心,只能引導,感染,不可強加要求。可以多加宣傳,通過領導自身行動感染人們,通過電視電影故事等感化人們,制造一個良好的氛圍,卻不能通過某種形式刻意要求,讓大家自己自愿地用自己的方式盡孝,才能保持孝道應有之味。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