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時評

“撤校并校”的曲線理解,苦了孩子憂了家長

[ 作者:魯湖水清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2-17 錄入:7 ]

我們發現,不少地方教育部門將國家農村城鎮化戰略簡單地理解為“向城鎮轉移”,于是乎,一些縣級教育部門一聲令下,減掉了對村級幼兒園和小學的投入并責令其向鄉鎮合并,鄉鎮高中向縣城集中,形成一股“停辦村校向城鎮合并”之風。(216日 新華網)

2001年出臺的《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中指出,農村小學和教學點“要在方便學生就近入學的前提下適當合并,在交通不便的地區仍需保留必要的教學點,防止因布局調整造成學生輟學。”可是在現實運作中,一些教育部門“盲目”落實政策,曲線理解了“撤校并校”的實質,落實了“合并”忽視了就近。導致一些偏遠山區或居民本不集中的地區,帶來了不少問題,真是苦了孩子也憂了家長。

“撤校并校”要以方便為前提,在一些交通不便,經濟條件相對落后的地區,大部分孩子都是留守兒童,“撤銷并校”后表面上給孩子帶來了良好的教育,卻不知反而加重了孩子的“負擔”,“起早摸黑”走幾里山路上學,讓人十分痛心。湘南祁東縣村支書曹周德說,村里沒了小學是每戶農家最頭疼的問題,孩子們上學好難啊!村民高德生說:“現在小孩上小學都要去歸陽鎮里寄宿,為省車錢,孩子們常常要抄近走十幾里山路,有的泥巴路就在山塘邊上,遇上陰雨天,大人走也一步三滑,咋不讓人揪心!一位在廣東中山市打拼多年的湘籍女士周環香說,因擔心孩子留守家中老人難照看,外出打工只好把孩子帶出去,然而,孩子因戶籍問題或交不起高昂借讀費也難在外地入學,因而他們的孩子處于“兩頭都難上學”的境地。

一個政策落實之前,要“因地制宜”,根據實際情況調整落實。而在一些地方教育部門盲目的推行政策,并不是為了孩子的教育而是為了自己的政績,向上級“浮夸”表現,卻忽視孩子和家長的真實心聲,導致不少家長為了孩子的教育舉家遷往城鎮,加劇了農村土地荒蕪、空心化,少了農村的生機和靈魂。

取消農村學校、盲目追求“向城鎮轉移”的規劃,不僅不能解決農村“上學難”問題,反而增加了孩子們的負擔,導致“城滿、鄉弱、村空”的局面。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學校布局調整政策的初衷我們可想而知,但要防止“一刀切”的錯誤執行。過度撤校并校,不僅加重了孩子們對學習負擔,也增加了家長對孩子們的擔憂。

作者地址:三臺縣司法局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综合乱码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国产高清在线观看 | 在线看片国产的免费的 | 三级日本理论在线 | 中文字幕免费观看一区二区 | 午夜福利日本一区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