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時評

保持奮發有為狀態讓干部有為有位

[ 作者:何康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1-29 錄入:12 ]

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領導干部學習貫徹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上,從認識論和方法論的層面,深刻闡述把新發展理念落到實處的方向路徑,要讓新理念落地生根、引領發展,迫切需要拿出奮發有為的狀態、敢闖敢試的斗志、開拓進取的精神。(1月24日《人民日報》)

落實新理念,引領新常態,關鍵是要發揮各級黨員干部的首創精神,迫切需要拿出奮發有為的狀態,提振精氣神,敢闖敢干。如果黨員干部“為官不為”,或者能力不足而“不能為”,或者動力不足而“不想為”,或者擔當不足“不想為”,如果不在狀態,不善作為,不敢任事,那再美好的藍圖,再明確的發展方向,也很難將新理念轉化為新成效。

奮發有為狀態需堅定的理想信念。習近平總書記說過,理想信念是黨員干部精神上的“鈣”,一旦缺“鈣”,就容易患“軟骨病”,黨員干部要加強政治理論學習,高度重視改造主觀世界,深入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一系列重要講話,提高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奮發有為的狀態需實干的精神。實干興邦、空談誤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是“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的集中體現,黨員干部要把五大發展理念作為主線貫穿西區“十三五”發展始終,通過發揚真抓實干的精神,將各項目標任務落到實際行動上,增強干部群眾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的自覺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奮發有為的狀態需要科學方法。萬千世界皆對立統一,真正做到崇尚創新、注重協調、倡導綠色、厚植開放、推進共享,要樹立起辯證思維方法,要認清發展的方向,找準發展問題癥結,通過一分為二的方法分析事物、解決自身存在的問題,而非厚此薄比,才能真正適應社會發展的新常態。要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做到理論指導實踐、實踐檢驗理論。不斷增強運用理論指導實踐的能力,不斷提高理論學習的效果,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統一,為奮發有為提供給較好的方法理論基礎。

“非知之難、行之惟難”。美好的藍圖已經構架,關鍵是付出行動,發揚奮發有為的狀態,需要強化干部的管理,樹立有為才有位的鮮明用人導向,更加廣泛更加有效地調動廣大干部積極性,激發新狀態、提振精氣神,落實好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銳意進取、開拓創新、真抓實干,努力譜寫偉大中國夢的華麗篇章。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在线国产视频不卡 | 欧美成年在线观看网站免费 |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综合另类 | 亚洲欧美日韩午夜福利 | 久久中文亚洲资源站 | 日本在线a综合免费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