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層層傳導是貫徹落實各項工作部署的重要方式,不僅壓實了責任,也激發了基層干部干事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實現了壓力向動力的轉化。然而,半月談記者調研發現,一些地方在推進工作過程中,也出現了“壓力層層傳導”異化為“壓力層層加碼”的現象,讓處于政策執行末端的基層干部感覺“壓力山大”。(7月27日《半月談》)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絕大多數工作,都需要通過基層得以落地。為此,有的上級部門為了確?;鶎诱嬲匾暪ぷ?、干好工作,不僅層層傳導壓力,而且變著法子,將手中的任務目標細化,既便于督促落實,也有利于年終檢查。表面上看起來,都是為了工作,卻實際上造成工作“層層加碼”現象,令基層干部主尖接不暇,也對此牢騷滿腹,怨言不斷。
據悉,有的上級部門在項目上趕進度,本該一年完成的工作,卻要求基層提前三月做好,人為造成趕工期;有的在工作量上做“加法”,在自身責任上做“減法”,甚至連自己的工作也往基層推,變相增加基層工作量;還有的在工作檢查方面官僚主義、形式主義,人為設置許多要求,讓基層干部不得不花大量時間在紙面下功夫。
從某種意義上講,工作“層層加碼”,與上級部門的沖動政績、對成效的渴求有關,也與官僚作風,只動動嘴、不動手有關,更離不開“不做事,不擔責”的避責思維。如此以來,干得多,錯得多就成了現實,處于中層的部門卻儼然成了“傳話筒”“中轉站”,更容易造成“干部往上調,無人呆基層”的現實尷尬。
按理說,一項工作經過層層分解消化,任務應該越來越少,各級部門留下了自身的任務,把剩余任務傳給基層,應該是“層層減負”才對。但實際上卻截然相反,主要還是作風問題、工作慣性使然。
要真正調動起基層干部的工作積極性,解除他們的怨言與不滿,關鍵要自上而下履職盡責、主動擔責,替基層分憂,為基層著想。當基層只干自己的“份內之事”,能夠有時間干實事,對于這片能鍛煉人的大平臺,必然有許多年輕干部愿意留下來,主動作貢獻。
(作者地址:四川綿陽市鹽亭縣)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