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黑龍江省尚志市市民反映,在當地人民法院原辦公大樓挖出“驅邪符”。記者看到該“驅邪符”后聯系尚志法院,相關負責人拒絕回應。在當地居民指引下,記者發現在該市尚志大街上一棟廢棄建筑物的后門東墻垛處被剝開一角,內有一塊黑色磨光薄石板裸露出來,該石板大約高30厘米、寬20厘米,板上字跡清晰可見,正面寫有“驅邪降?!?、“裕到眼前”、“鎮宅之寶”等字樣,背面則無法看清。(1月16日央廣網)
目前是有不少公務單位有些“邪氣”逼人,且不說這個人民法院原大樓挖出來的“驅邪符”相關負責人到底如何解釋,三緘其口也罷,或者是顧左右而言他也罷,像是這樣把鬼神之說“引入”到相關機關單位的確實是不在少數。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一些官員干部熱衷于拜鬼神,在家里求神拜佛,在單位上,講究風水之說,有的還明目張膽的請來所謂的“大師”,奉為座上賓,不僅僅是在單位的布局上面要進行“指導”,甚至于,有的主管城市規劃的官員把“大師”的風水意見納入到規劃圖里面,如何走位,如何能夠保證自己官運亨通,如何讓風水顯得更加合理,更加“科學”。一時間,讓社會上的人們紛紛疑惑,難道自己的城市面貌要被“大師”所決定,這到底是“大師”的官員還是怎樣?
從不少貪腐分子的落馬以后的自述當中可以了解到,他們有的熱衷于風水之學,或是熱衷于鬼神之說,或是在各種寶剎當中求神拜佛,在家里還要經常供奉各種神像,其原因有各種各樣,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卻是很多人所沒有想到的。
有的官員干部在仕途上,被提拔或者為任用的機會往往不是自己做了多少事,有多少才干,而是因為上級的賞識,或者是站對了位置,對于他們來說,這種賞識和站隊往往是帶有不確定性的,這種不確定性在日常的工作當中越來越多的時候,“保佑”一詞就變成了所有寄托的基礎。從虛幻到虛幻,這就是為什么這些官員干部不斷求鬼神、求風水、求大師的重要原因。
其實這件事說到底還是一個政治生態的問題,干部的提拔與甄選要建立在制度、科學、合理之上,用制度不僅去監督干部的作風問題,而且要“框住”組織任用的問題。什么時候制度成為無所不在的能量,什么時候,這些不正常的價值觀和風水、鬼神之說才會真正徹底消失。
作者地址:綿陽市三臺縣靈興鎮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