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31日召開會議,審議《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和《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指導意見》。(人民日報 6月1日)
《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和《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指導意見》,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事關農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事關農業農村前途發展。因此不管是鄉村振興還是脫貧攻堅戰必定是一項系統性工程,我們必須找準著力點和突破口,才能精準措施、精準發力,實現精準成效、統籌推進。
農村是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主戰場,農民是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主體,農業是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主載體。因此,我們要打贏脫貧攻堅戰、實施鄉村振興,必須高度聚焦農業、農村、農民這三個關鍵。農業、農村、農民要統籌推進,但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進程中絕對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到底是抓農業帶動農村、農民還是抓農村帶動農業、農民又或是抓農民帶動農業、農村,這是一個值得我們深入研究和思考的命題。
筆者認為,一切工作歸根到底,其關鍵都是做好人的工作。搞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起決定性因素的也必然是人,因此充分發揮政府人、社會人、市場人、農民的作用異常重要。首先是政府人,政府人即各級黨組織。要讓政府的主導作用挺起來,在改善農村環境、改進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指導產業發展、增加群眾收入等方面主動作為、形成長效機制,引導農業、農村、農民良性發展。其次是社會人,社會人即愛心人士。要凝聚推進農村發展進步的力量,給與農村更多的社會關注和實際支持。再次是市場人,市場人即企業家。要用先進經驗、產業項目等積極支持農村發展,并開拓農村市場,釋放農村活力。最后是作為農村建設主體的農民,必須要有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理直氣壯地以主人翁的姿態,深度參與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各項農村事務。
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鄉村振興、脫貧攻堅是當前全國上下一項緊迫的、重要的政治任務,各級黨組織、每個共產黨員、社會愛心人士、企業家以及每個中國人都有義務扛起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實現鄉村振興這面大旗,努力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作者地址:四川鹽亭)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