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時評

莫讓基層調研成“爛尾”

[ 作者:周強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8-04-27 錄入:吳玲香 ]

時下,各地各部門都在開展“大調研”,主動邁開腿撲下身深入基層開展調研,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這是一種做好本職、服務群眾的正確姿態,對摸清實情、科學決策、推動發展大有裨益。

然而,有人卻表現出無奈和憂慮,每年開展調研不少,給人印象態度誠懇,內容多樣,結合意見建議和期盼呼聲形成的調研成果也“有理有據”“建議中肯”“豐富飽滿”,但具體落實往往沒有下文、不少成為“爛尾”,需要排憂解難的問題“濤聲依舊”。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更沒有決策權。調查研究,是我們黨密切聯系群眾的優良傳統,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破解難題的重要法寶,也是堅持實事求是科學態度的題中之義。

習近平總書記曾形象地比喻說,調查研究就像“十月懷胎”,決策就像“一朝分娩”。調查研究的過程是科學決策的基礎,調查研究的成果要落腳在決策落實上。如果調查研究發現的問題因為這樣那樣的限制,只強調客觀原因不做主觀努力,“調而不研”“研而不決”“決而不行”,那么就會導致“流產”“難產”甚至“死胎”。

調查研究不僅是發現問題的謀事之基,更應是解決問題的成事之道。事實上,調研是一種工作方法、服務姿態、鑒別運用能力,通過所看所聽所見所思形成調研報告不是“終點”,由此轉化出解決問題的經驗做法才是調研的真正目的、成果體現、價值所在,條件成熟的要馬上部署落實,暫時沒有條件的也要統籌謀劃打好基礎,沒有政策依據但確是基層需求的要積極向上匯報爭取支持,為上級加強頂層設計提供參考。

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無論是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還是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新舊動能轉換,難免會出現新情況、冒出新問題、面臨新挑戰,這無時不需要發揮調查研究這個“傳家寶”作用。既要“身入”一線,傾聽民聲、體察民情、匯聚民智,也要“心至”群眾,反映民意、搞好論證、科學決策,讓實實在在的調查研究不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作者單位:東營區委組織部)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五月AV中文字幕DVD | 在线观看国产日韩亚洲中 | 亚洲中文字永久幕乱码 | 亚洲аv天堂网最新版在线 亚洲一区精品动漫 | 亚洲片国产一区一级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在线2021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