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時評

別讓“文山”成飄浮的責任“大山”

[ 作者:云霞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8-04-25 錄入:吳玲香 ]

近日,《新華每日電訊》記者在西部一個國家級貧困縣采訪時,縣上一個科級部門的干部反映,去年一年,他們單位共收到市級部門和縣里幾大班子的文件3831份,經過整合修改,該局全年向鄉鎮發文642份。如此算來,一個科級單位,每天要接收處理十幾份文件,要制定下發兩份文件。(4月20日 新華網)

在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約束下,“文山會海”現象顯然沒有全部退出歷史“舞臺”,還在個別地方“興風作亂”。或許,大多數人對“文山”的感知還很模糊,而西部一貧困縣科級部門全年收文3831份,向鄉鎮轉發642份,便是最形象準確的數字說明。個別基層單位一邊抱怨深受“文山”之害,浪費時間精力公款,同時又主動為“文山”添磚加瓦,豈不自相矛盾?

其實不然,與個別地方工作“痕跡化”管理過余、依賴過度有莫大關系。發文成了落實的“標配”,工作干沒干,痕跡來說話,文件成了干工作的物證,不可或缺。相反,如果不制定方案、發出文件,則可能被扣上“工作不落實”帽子,嚴加問責。

背景如此,“套路”自然也就滿滿。工作任務一來,不是先落實,而是制定方案、發出文件。因為公文的命令性,哪怕收文單位不情愿,不想干,但都無法拒絕,只能當“二傳手”分給下級和其他部門干。如此一來,公文儼然成了光明正大推責的“載體,造成了惡性循環,上級發給下級、部門之間相互發,鄉鎮發給村社,越到基層文件越多,豈能不堆成“文山”。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過多、過濫的文件滿天飛,工作任務在文件中飄來飄去,在部門間推來推去,久久難以落地,工作效率提不上來,工作重點抓不出來,甚至有的工作在文件中呼呼睡大覺,無人問津,使“文件落實文件”變成了現實,大把時間精力都在干虛功。

凡事過猶不及,制定文件、下發文件,是開展和部署工作的常規方式,不可因噎廢食,全盤否定公文的重要性。但必須對公文、對自己的責任保持敬畏之心,該自己干的事,不推給別人;該自己擔的責,不轉嫁他人;能不發的文,盡量不外發,積點滴之功,才能慢慢削減“文山”的高度,讓部門的職責回歸本位。

當然,鏟平高高的“文山”,關鍵要改革考核檢查模式,從重文件、材料的誤區中走出來,更加注重實績,同時要自上而下糾正不作為、形式主義之風,徹底把“文山”夷為平地。

(作者單位:四川綿陽市鹽亭縣司法局)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观看片不卡 | 日韩一级毛欧美一级国产一级 | 好吊妞在线观看新免费视频 |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 |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女同 | 中文字幕在线精品乱码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