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四川成都主持召開堅決打好脫貧攻堅戰座談會時強調,要全面打好脫貧攻堅戰。本次座談會,釋放了脫貧攻堅戰既要“進度”更要“質量”的鮮明導向。
打好脫貧攻堅戰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三大攻堅戰之一,對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我們黨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以來,廣大扶貧干部大力發揚艱苦奮斗精神,以“敢叫日月換新天”的豪情壯志和“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堅定信心攻下了一個又一個“戰斗堡壘”。據最新資料顯示,我國近5年累計減貧6853萬人,消除絕對貧困人口2/3以上,年均減少1300萬以上,貧困發生率從2012年的10.2%下降至3.1%,我國脫貧攻堅取得了決定性進展。
雖然脫貧攻堅取得了令世人贊嘆的驕人成績,但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座談會上指出,脫貧攻堅面臨的困難挑戰依然巨大,需要解決的突出問題依然不少。隨著脫貧攻堅工作的縱深推進,脫貧攻堅工作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弄虛作假、急躁和厭戰情緒以及消極腐敗現象仍然存在,有的還很嚴重。個別地方為了快速脫貧搞層層加碼,脫貧進度安排不合理不科學;有的為了應付上級考核驗收搞數字脫貧、虛假脫貧;有的為了趕脫貧進度發展產業搞“短平快”等等。這些“趕進度”式的脫貧不僅費力不討好,其脫貧成效更是經不起時間的檢驗,還嚴重影響了黨和政府在老百姓心中的形象。
眾所周知,讓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擺脫貧困是我們黨的莊嚴承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保障。從目前進展情況看,到2020年全面完成現行標準下貧困人口脫貧、貧困縣摘帽問題不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存在的絕對貧困問題,將在我們這一代人的手里歷史性地得到解決。這是新時代交給我們光榮而艱巨的任務,能夠參與和見證這一歷史性的偉大時刻,是我們人生之大幸。
既要扶貧速度又要脫貧效益,這猶如車之兩輪、鳥之兩翼,二者不可偏廢。當前,在脫貧攻堅領域的確還存在極個別重進度輕質量現象,有的還存在“過關”思想,這與當今脫貧攻堅由“打贏”向“打好”轉變,實現有質量有效益脫貧要求背道而馳,必須引起廣大干部高度警惕并堅決糾正。
要提高脫貧質量和成效,需各級黨委政府和扶貧干部站在振興農業農村的長遠角度謀劃、推進、實施脫貧攻堅工作。要多為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改善基礎條件,因地制宜支持好、發展好、壯大好現代農業產業,努力培養造就一批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干部隊伍,充分調動貧困群眾內生動力,做到真扶貧、真脫貧,讓貧困群眾既能脫貧,更能致富。
打好脫貧攻堅戰,讓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實現高質量脫貧,真正讓脫貧成效經得起人民檢驗、歷史的檢驗。
(作者單位:四川省三臺縣教體局)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