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紙上說江口縣幾千人提出退貧申請,我也達到脫貧標準了,不該再戴‘窮帽’!”近日,德江縣煎茶鎮潮溪村合作社肉牛養殖基地,貧困戶要主動退貧,成了新鮮事。(貴州日報 2月20日)
看罷此則消息,想必第一感官是:這位貧困戶真“實誠”。更是和前不久人民日報刊文:為何有人爭當貧困戶?可謂形成鮮明的反襯。究其原因,爭當貧困戶意味著可以享受國家福利。因為一旦成為貧困戶,便會與享受國家扶貧政策待遇掛鉤??梢韵硎軄碜援a業扶貧、教育扶貧、醫療扶貧、信貸扶貧等各方面的福利,形成福利捆綁的局面。那么,主動退貧,顯然是把“到嘴的肥肉拱手讓人”。為此,貧困戶要主動退貧,成了新鮮事也就不足為奇。但,主動退貧還真當推而廣之。
正如文中的貧困戶所言:“甩掉‘貧困帽’,說話硬氣,腰桿也挺得直了?!笔聦嵣希瑳]有人天生就愿意貧窮,奮斗之心人皆有之。精神上的貧困,往往比物質上的貧困更可怕。扶貧不是簡單的“送溫暖”“填填表”或是送上三五十只雞、幾頭羊。脫貧攻堅更不是扶貧干部的“獨角戲”,而是以“扶志”和“扶智”為抓手,喚醒貧困群眾的主動脫貧意識。那么,靠辛勤勞動脫貧致富的農戶,可以起到很好的示范和帶頭效應。只有形成“見賢思齊”的導向,才能變“讓我脫貧”的被動思想為“我要脫貧”的進取意識。
“只要有信心,黃土變成金?!必毟F不是不可改變的宿命。貧困的因素或許有很多,但歸結起來,不外乎這樣幾個方面:一是地理環境的影響,不少貧困地區一方水土養活不了一方人。二是主觀因素,因病致貧。情況千差萬別,開對“藥方子”,才能拔掉“窮根子”。當然,回顧文中的主動退貧,假以沒有當地的黨委政府積極引導,找準問題、聚焦問題;沒有合作社帶領貧困戶“寧愿苦干、不愿苦熬”勁頭;沒有個人參與脫貧攻堅,加快形成脫貧的大格局?;蛟S,貧困戶要主動退貧還真就是新鮮事。
扶貧扶志,首先就要對準這些觀念和心態定點滴灌、靶向治療。打贏脫貧攻堅戰,不是簡單的幾句口號,亦不是盲目蠻干就行。要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就必須在精準施策上出實招、在精準推進上下實功、在精準落地上見實效。事實上,這也是考驗地方政府如何在尋找出致貧原因的基礎上,采取有針對性的專項扶貧措施;如何對于那些確實經濟困難的貧困戶,可以進行兜底扶貧的助其渡過難關;如何對“苦干不如苦熬”“等著別人送小康”者引導;如何對游離于貧困邊沿者拉一把。如此這般,主動退貧也就會見怪不怪了。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2020年,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目標,是全國人民的殷切期盼。相信只要各地區、各部門能指針對不同貧困狀況,運用科學有效程序實施精確識別、精確幫扶、精確管理,定能涌現出更多的主動退貧者,從而打贏脫貧攻堅戰,交上一份滿意答卷。
(作者單位:四川北川縣組織部)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