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日報等多家媒體報道了瀘州傾情傾智,助力鄉城脫貧攻堅的光榮事跡,第四批瀘州援藏隊28名成員于2016年9月啟程接力援助鄉城縣,用真誠、汗水和智慧為鄉城經濟社會發展譜寫新曲:多個援建項目落地,扶貧搬遷得到落實,文化援助推進旅游產業發展,教育醫療援助夯實美好明天基礎。作為一名瀘州脫貧攻堅干部,要向瀘州援藏隊28名同志學習,學習他們勇于擔當,敢于直面困難的決心,學習他們用真誠、汗水和智慧譜寫新章的熱忱。
扶貧干部,面對困難要迎難而上,不能相互推卸責任,不能“當一天和尚只撞一天鐘”,要敢于亮劍,不當老好人。筆者認為扶貧干部要對工作充滿熱情,不忘初心,敢干事,干實事,干好事。不怕麻煩,不怕吃苦,該出手時就出手,以發現和解決困難和問題為契機,為貧困百姓謀福利。
扶貧好干部,不能畏首畏尾,面對困難要挺身而出,要有“乞丐精神”,視幫助貧困百姓脫貧致富為食糧,圍繞食糧頻繁接觸目標,善于研究目標心里想法和實際需求,敢于采取多種有效措施解決問題,不論“白貓”還是“黑貓”,只為食糧目標。筆者認為,幫助貧困百姓脫貧對于扶貧干部和三餐食糧對于乞丐的重要性是一致的,為了解決好幫助貧困百姓脫貧這個“三餐問題”,就應該有“乞丐精神”,敢做、善做、勇為、必為。
扶貧干部,要有“乞丐精神”,但必須有共產黨員的擔當和紀律。要敢于承擔責任,堅決抵制歪風邪氣,敢于較真碰硬,“雞蛋里頭挑骨頭”。扶貧不觸碰廉政紅線,耐得住寂寞,受得了清貧,抵得住誘惑。
作為當代的扶貧干部,要敢于有所作為,理清工作思路,創新工作方法,同時又要有黨員干部的準則,以全心全意為人民群眾服務為目標,做人民群眾滿意的好扶貧干部。
(作者單位:四川省合江縣人民法院)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