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窮帽”在中國扶貧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這四年來,中國六千多萬貧困人口穩定脫貧,貧困發生率從10.2%下降到4%以下;從2014年開始,每年減貧率分別高達14.9%、20.6%、22.2%;全國28個貧困縣摘帽,國家設定貧困縣31年來,貧困縣數量第一次凈減少。
當前正處于脫貧攻堅戰決勝的關鍵時期,每個干部更需要保持理性客觀的認知心態,繼續扎扎實實地推進各項工作。千萬不能有松懈心態,對已經摘帽的貧困縣,決不能認為已經摘掉窮帽,就可以放松要求了,就算完成任務了。對摘帽后的工作,國務院扶貧辦明確了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四不摘”政策,為的就是在鞏固基礎上提高、在扎實提高中鞏固服下“定心丸”。假如因為摘窮帽出現了心理上的放松,進而導致工作上的降低要求,很可能會出問題。
摘窮帽以前,各級幫扶干部都緊繃著一根弦,一心只想幫助貧困群眾脫貧。但是摘帽之后,還能不能保持之前的心勁、激情,有待觀察,值得警惕。每個干部必須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保持應有的節奏和力度,立足工作實際,持續發力、久久為功,持之以恒落實幫扶政策,補齊村集體經濟薄弱等短板,變“輸血”為“造血”,不讓一戶掉隊,確保長期、穩定脫貧,持續引導群眾挺直腰板,立志氣、有底氣、出力氣,徹底鏟除滋生貧困的土壤。
(作者單位:四川省綿陽市鹽亭縣人民政府)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