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土地流轉和農業供給側改革的推進,本市農村現有耕地逐漸聚集在家庭農場主和種糧大戶手中,為規模化種植和全程機械化生產創造了有利條件。換句話說,當前農業生產正朝著集約化、規模化、產業化方向發展,一部分農民將成為職業農民,必將摒棄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向現代農業生產方式轉變。
現代農業必將大量使用農業機械,而現代農業機械又與傳統農業機械有所不同,這主要表現在現代農業機械不是單一機械、也不是簡單的機械,而是隨著農業機械化科技創新能力和農機制造能力不斷增強,農機產品科技含量不斷提高,農業機械向智能化和自動化方向發展。那些僅會使用傳統農機的普通農民,在操作新型農機時就會遇到麻煩,甚至根本操作不了。這就迫切需要培養一批會使用現代農機的新型農機手。
農民農機技術培訓工作是科技興農、提高農機化水平的重要載體。現代農業的新型農機培訓不僅要對農機操作人員進行培訓,還要對農機維修人員、農機合作社人員、農機大戶、農機管理人員等進行培訓,這都屬于相對較高級的培訓。通過培訓使參訓人員掌握拖拉機、聯合收割機等先進適用農業機械的結構原理,掌握有關農機維護保養知識、故障診斷與修理知識、農機相關的法律法規、農機營銷、農機管理等相關知識。
目前,伴隨農業供給側改革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加快,多數農民愿意通過農業機械化實現更體面地勞動、更有尊嚴的生活。這就要求各地政府和有關部門把對農民農機培訓工作擺上位,轉變舊的培訓觀念,提高農機培訓整體水平,強化新型農民農機技術培訓在整個農機培訓工作中的地位,使農民對現代農機技術的掌握跟上飛速發展的現代農業形勢,造就一大批適應時代發展的復合型、職業型農民致富隊伍。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農業信息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