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背景
為科學認識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的融資困境,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 “金融服務創新促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的長效保障機制研究”課題組于 2015 年 1 月至 8 月對除西藏和新疆外的西部 10 個省級單位進行了問卷調查。課題組在每一個省級單位發放問卷 300 份,總共發放問卷 3000 份,實際回收問卷 2790 份,剔除缺乏關鍵信息的問卷 87 份,實際回收有效問卷 2703份, 有效率為 90.1% 。
二、研究結論
論是種養殖業大戶、家庭農場, 還是農民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 戶主的年齡、戶籍狀況、文化程度均會對其接受 P2P 網絡借貸的意愿產生影響,而性別、婚姻狀況和健康狀況等則不會產生影響;家庭氛圍對其接受 P2P 網絡借貸的意愿產生影響;金融機構和基層政府對 P2P宣傳力度、農業生產條件、農業技術培訓、農技人員服務、名優特產推介、農產品加工包裝水平與物流體系健全狀況、農村治安狀況等對其接受 P2P 網絡借貸的意愿產生影響;信息化建設滿意程度對其接受 P2P 網絡借貸的意愿產生影響。
(一)年輕人更容易接受網絡貸款
第一, 與年輕人相比, 中老年人特別是中老年創業者與傳統金融機構打交道更多, 他們更為熟悉傳統金融機構抵押貸款的諸多限制, 基于對自身的清晰認識, 他們更有可能會直接選擇通過 P2P 網絡借貸獲得融資;
第二, 與年輕人相比, 中老年人特別是中老年創業者可能會在電腦使用方面存在缺陷, 但其自身大多具有一定的經濟基礎, 是 P2P 網絡借貸公司重點關注的對象。
在現實生活中,不少 P2P 網絡借貸公司會專門為中老年人特別是中老年創業者提供專業的培訓服務, 解決他們使用 P2P 網絡借貸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技術問題, 這會直接影響他們在融資渠道選擇方面的傾向。
(二)城鎮戶籍更愿意接受網絡貸款
第一, 擁有城鎮戶籍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絕大多數信息都較為靈通, 思維較為活躍, 往往會在較短的時間內能夠科學認識 P2P 網絡借貸, 在很多時候, 他們可能會把 P2P 網絡借貸作為自身重要的融資渠道;
第二, 盡管 P2P 網絡借貸在發放貸款方面具有快捷性的特點, 但 P2P 網絡借貸在某種程度上仍看重抵押品, 城鎮戶籍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大多有以商品房為代表的抵押品, 他們更愿意接受 P2P 網絡借貸。
(三)文化程度越高越容易接受網絡貸款
與傳統的實體金融機構貸款相比, P2P 網絡借貸是新的金融業態, 有其自身的特點。對于文化程度較低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來說, 要在短期內弄清楚什么是 P2P 網絡借貸、P2P 網絡借貸有什么優缺點、P2P 網絡借貸的風險有哪些是比較困難的; 而對于文化程度較高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來說, 對這些問題則比較容易理解。進一步地, 受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自身文化程度的影響, 他們對 P2P 網絡借貸的認識存在差異, 不同文化程度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對 P2P 網絡借貸自然會采取不同的態度。
(四)家庭氛圍越民主越容易接受網絡貸款
與傳統金融機構相比, P2P 網絡借貸的風險更為猛烈。對于民主家庭來說, 為了有效緩解自身面臨的資金困境, 家庭成員往往會同心協力, 共同承擔風險, 個體承擔的風險和壓力相對較小, 故他們接受 P2P 網絡借貸的可能性要大很多;
而對于獨裁家庭來說, 是否通過 P2P 網絡借貸來緩解自身的資金困境以及由此而承擔相應的貸款風險, 戶主面臨的方方面面的壓力較大, 他們極有可能在壓力面前選擇從條件苛刻的實體金融機構獲得貸款。
(五)信息化程度越高的地方網絡借貸愿望越低
在信息化程度高的地區,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能夠更為方便快捷地掌握新的金融業態變化, 除P2P 網絡借貸外, 還能夠通過其他新型融資渠道獲取資金; 而對于信息化程度低的地區來說,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對新的金融業態變化掌握不夠全面, 可供選擇的融資渠道相對較少, 在諸多條件的限制下, 更有可能直接選擇從 P2P 網絡借貸渠道獲得資金。
(六)金融機構和基層政府對P2P宣傳的越多越容易接受網絡貸款
P2P 網絡借貸在我國發展的時間較短, 普通民眾對其缺乏足夠的認識, 自然也少有嘗試通過 P2P 網絡借貸獲得貸款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若金融機構和基層政府加大對 P2P 網絡借貸的宣傳, 不同種類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極有可能會選擇通過 P2P 網絡貸款獲得資金。
(七)農業生產條件、農業技術培訓、農技人員服務、名優特產推介越好越容易接受網絡貸款
農業生產條件的改善、農業技術培訓的強化、農技人員服務質量的提升和名優特產的持續推介, 這些都有利于促進農業生產經營活動的進一步發展, 在很大程度上也會導致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因擴大農業生產經營規模而面臨資金困境的概率,P2P 網絡借貸作為新型的融資方式, 可以很好地滿足不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不同融資訴求, 自然也會成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融資時所考慮的對象, 這是有利于促進 P2P 網絡借貸的發展的。
(八)農產品加工包裝水平越高與物流體系越健全越容易接受網絡貸款
第一, 農產品加工包裝水平的提升和物流體系的健全需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投入大量的資金, 而相當部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又游離于傳統實體金融機構服務范圍之外, 迫使他們嘗試通過 P2P 網絡借貸獲得資金;
第二,農產品加工包裝水平的提升和物流體系的健全, 必然會加快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發展, 導致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擴大農業生產經營規模, 以便不斷滿足逐步擴大的農產品市場需求, 這也會導致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嘗試通過更廣闊的融資渠道獲得更多的資金支持, 新型融資渠道 P2P 網絡借貸可能會成為他們的選擇。
(九)農村治安狀況越好越容易接受網絡貸款
第一, 良好的農村治安環境, 可以有效促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發展, 是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 與此同時,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穩步發展也會加大對各方面資金的需求, 在某種意義上可以為 P2P 網絡借貸在農村市場的開拓提供新的契機;
第二, 良好的農村治安環境, 有助于強化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法制意識, 減少諸如騙貸等借貸行為中違法亂紀現象的發生, 可以為 P2P 網絡借貸在農村的發展夯實基礎。
三、政策建議
第一, 對 P2P 網絡借貸進行正確的宣傳和引導。對 P2P 網絡借貸的宣傳, 可以采用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 也可以借助網絡媒體、手機媒體、數字電視等新型媒體; 通過對 P2P 網絡借貸的宣傳, 要讓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充分認識到 P2P 網絡借貸雖有快捷便利的特點, 但其自身的風險也是不可忽視的。
第二, 對 P2P 網絡借貸進行科學的規范和約束。比如, 可以通過民間借貸服務中心對 P2P 網絡借貸進行規范, 并將相關交易數據及時在政府主管部門進行登記備案; 以通過信息行業服務協會進行規范, 嚴厲打擊 P2P 網絡借貸過程中的違法亂紀行為; 還可以通過 P2P 行業協會自身的行業自律, 強化對 P2P 網絡借貸的規范。
第三, 強化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征信體系建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對 P2P 網絡借貸的接受意愿, 不僅受 P2P 網絡借貸的影響, 在很大程度上也會受到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自身條件的制約。政府部門要強化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征信意識, 注重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征信資料的收集, 構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征信體系, 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多渠道融資創造條件, 有效緩解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的融資困境問題。(新三農-小偉 對文章進行了整理)
作者單位:西南政法大學經濟學院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財經論叢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