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新常態下縣域如何實現平穩快速發展?這是困難多數縣區的發展難題。傳統的工業難免受制于資源限制,以勞動密集型為代表的制造業又需要大量的人力作為依托,發展頂級的高新技術產業顯然與多數縣域不太豐富的實情不相符。面對這樣一個難題,不妨采取“特色立縣”的發展思路。
東莞有“一鎮一品”,它轄區內每個鎮制造的產品不相沖突,在規避了內部競爭的情況下專心制造較為單一的商品種類,把東莞打造成了“制造業之都”;浙江義烏有“小商品之鄉”的美譽,它制造的小商品不僅產銷國內外,更為重要的是該地緊緊依托“互聯網+”戰略,成功占據了線上線下兩大小商品市場,打造了小商品的“義烏品牌”。國內其實不乏發展特色經濟的代表,缺乏的只是發展特色經濟、立足特色經濟的定力和魄力。
以旅游業這個特色產業來說,走遍神州大地,“旅游強縣”“旅游立縣”這個口號隨處可見。發展旅游業固然是“特色立縣”的好路子,但旅游業是每個地方都能發展起來的嗎?顯然不是。發展旅游業首先需要的就是擁有旅游資源,有的地方有幾座山、有兩條河就打出了“旅游強縣”的標簽,這明顯是不符合市場規律的“自我安慰”行為。
“特色產業”的發展從來都不是隨波逐流,更不是“隨心所欲”。所謂特色產業,就是特有的、他人無法模仿或者說無法長期模仿的產業。這要求我們發展特色產業時一定要建立在實事求是的基礎上,從自身具備什么、市場缺少什么、群眾需要什么等方面著手,深入研判,結合實際利用自身獨一無二的優勢發展具有顯著特色的產業。以湖南寧遠縣為例,該縣擁有全國獨一無二的舜文化資源,舜帝陵就坐落在九嶷山脈之中,自然可以打造“德行天下,追根溯源”的舜文化旅游品牌;又如該省江永縣的“三香”(香柚、香米、香芋)在湖南久負盛名,發展出以“三香”產品為核心的農業新型化產業自然是水到渠成。
“特色立縣”是發展壯大縣域經濟的好思路。具備發展“特色經濟”條件的縣域不妨牢牢把握這個契機,以“特色”促立縣、做強縣,實現在經濟下行壓力中“彎道超車”、“逆勢上揚”。
作者單位:湖南省永州市寧遠縣委組織部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