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王紅峰:黃巖區依托文化禮堂開展重陽敬老禮活動的實踐和思考

[ 作者:王紅峰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9-28 錄入:實習編輯 ]

為進一步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發揮農村文化禮堂在尊老、愛老、助老、敬老、孝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使敬老愛老成為群眾的自覺行為,讓孝道文化深入人心,2014年8月,浙江省臺州市黃巖區老齡委在深入調研和廣泛征求社會各界意見的基礎上,在全區啟動了“重陽敬老禮”競賽活動,著力打造老年群眾的精神家園。

一、基本做法

黃巖區老齡委制定了依托文化禮堂開展“重陽敬老禮”活動的具體方案,明確了活動流程和工作要求。“重陽敬老禮”活動儀式流程主要包括:(1)儀式前準備。布置好禮堂,準備鮮花作為佩戴和席桌插花之用,鼓勵老人和村民自撰自創書法繪畫作品懸掛張貼、布置禮堂,為70歲以上登臺老人制作新衣服,組織完成長壽獎、健康獎等有關獎項評選工作。(2)老人入座。70歲以上老人在家人陪同下進場,登臺入座(年齡長者坐第一排)。播放背景音樂,可用《最美不過夕陽紅》、《燭光中的媽媽》等。(3)司儀致開場白,簡要通報活動籌備情況。司儀分別介紹參加活動的各位老人的情況。(4)晚輩行禮。晚輩代表鞠躬奉茶(菊花茶或參茶,每人一杯),晚輩代表致頌詞。(5)頒發證書。司儀通報本年度長壽獎、健康獎、慈愛獎、孝順獎、奉獻獎、自強獎等獎項評選情況,宣讀獲獎名單。村(居)干部上臺為獲獎者頒發證書。(6)贈送禮品。由村(居)干部向老人們贈送禮品,頒發相關老年、養老等卡、證書(配音樂《步步高》、《花好月圓》等)。(7)事跡點評。由司儀點評本村(居)孝老愛親典型人物和事跡。(8)致答謝辭。由老人代表向晚輩致感謝祝福辭。(9)合影留念。全體老人合影留念,其中最長壽老人單獨拍攝一張全家福,合影上文化禮堂村史墻,金婚合影,銀婚合影。(10)儀式結束。各村(居)可結合實際開展文藝表演、重陽宴請、秋游賞景等活動。

自從黃巖區老齡委啟動“重陽敬老禮進禮堂”活動以來,全區各地積極響應,認真謀劃,推動孝道文化深入人心。如東城街道老齡委與海棠社區居委會在該社區文化禮堂聯合開展了“重陽敬老禮、傳承中華孝美德”活動,每位老人都身穿主辦單位購買的紅色T恤衫,胸前戴著大紅花,晚輩為社區高齡老人們敬上香甜的玫瑰花茶,街道領導則為他們頒發了健康獎和長壽獎,為全體老人送上節日慰問金和節日的問候,同時還為一對金婚老人獻上鮮花,祝愿他們天長地久。西城街道老齡委會同下埭頭村“兩委”舉辦了“重陽敬老禮”活動,由晚輩給長輩修剪指甲、鞠躬奉茶,晚輩代表致敬長輩頌詞,老人代表向晚輩致感謝和祝福賀詞,村“兩委”干部分別給健康老人、長壽老人頒發獎狀,并邀請醫務人員為老人們測量血壓,給老人們頒發了九月九老年節慰問金和慰問品,邀請區老年體協的戲曲表演者為老人們獻上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健康有益的文藝演出。東城街道塔苑社區舉辦“九九重陽戲迷會”。平田鄉天燈洋村舉行了“重陽節敬老禮”活動,晚輩們為長輩戴大紅花、行鞠躬禮、敬茶,還為老人準備了生日蛋糕,并頒發長壽獎、健康獎、孝順獎。北城街道黃土嶺村為村里12位90歲以上的老壽星們舉辦了“重陽敬老禮”活動,村“兩委”和村老年人協會為老壽星們定制了唐裝、九層蛋糕,村里還為362位老人分發了毛巾、食用油、養老酒以及節日禮金。茅畬鄉白浦岙村舉行“重陽敬老禮”,鄉村大使楊友鈿向大家講述重陽節傳說,晚輩向長輩奉菊花茶、贈送節日禮品。

二、初步成效

(一)進一步豐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老年人為經濟和社會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也應是經濟和社會發展成果的受益者。富裕起來的老年人在精神文化生活、思想道德建設等層面的需求日益增長。通過依托文化禮堂開展“重陽敬老禮”活動,為老人送上文化大餐,使老人們得到精神上的慰藉,豐富和充實了老年人的精神世界。如在“重陽敬老禮”活動中,我們看到:笑容“綻放”在老人們的臉頰上,甜蜜流動在老人們的心頭上,特別是小朋友向長壽老人送上生日蛋糕時,更是讓老人樂開了花。

(二)進一步在全社會形成了敬老良好風尚。隨著經濟社會建設深入推進,廣大群眾生產生活環境有了大幅改善,文明素質也有了一定程度提高,但道德失范、誠信缺失、封建迷信、黃賭毒等社會丑惡現象在社會生活中仍有不同程度表現。越是急劇變化的時代,越需要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支撐和引領作用。通過依托文化禮堂開展重陽敬老禮活動,大力弘揚中華民族敬老傳統美德和群眾身邊的敬老事跡, 把“敬老”的種子種進群眾的心田,有效地在全社會營造了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敬老氛圍。如近年來,黃巖區孝親敬老模范人物層出不窮,如“全國孝親敬老之星”、頭陀鎮敬老院院長彭彩荷每天不辭辛勞守護在老人們身邊,悉心照顧他們的吃喝拉撒,數十年如一日,把沒有血緣關系的老人當做自己的親人一樣照料。又如“全國敬老模范單位”----黃巖義工協會秉承“傳遞愛心、傳播文明,關愛他人、回報社會”的宗旨,組織義工與單身老人就近結對、長期幫扶,關注單身老人生活需要和心理需求,及時為單身老人解決生活中的難題和煩惱,受到了老人的歡迎和社會各界的好評。

(三)進一步實現了各類資源統籌整合利用。依托文化禮堂開展“重陽敬老禮”活動, 一方面,更好地發揮了文化禮堂宣傳文化資源,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各類設施場所的綜合利用率;另一方面,進一步豐富了文化禮堂的內容,使文化禮堂服務面更廣、服務對象更廣泛,最大限度地為群眾帶去更多、更豐盛的精神食糧,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真正實現了“雙贏”。

三、幾點啟示

黃巖區依托文化禮堂開展“重陽敬老禮”活動之所以能廣泛開展,并取得較好成效,我們認為主要原因是在活動中始終堅持了“三個結合”。

(一)堅持將依托文化禮堂開展“重陽敬老禮”活動與省級“老年友好城市”創建活動有機結合起來。創建省級“老年友好城市”,旨在幫助老年人保持健康與活力,消除參與家庭、社區和社會生活的障礙,形成對老年人友好的城市環境。開展“重陽敬老禮”活動,旨在進一步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發揮農村文化禮堂在尊老、愛老、助老、敬老、孝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使敬老愛老成為群眾的自覺行為,讓群眾感受傳統節日文化的獨特魅力和豐厚歷史底蘊。黃巖區老齡委針對兩者的共同之處,有機地將開展“重陽敬老禮”活動與省級“老年友好城市”創建活動結合起來。在黃巖區政府下發的“創建省級‘老年友好城市’實施方案”中,把依托文化禮堂開展“重陽敬老禮”活動作為黃巖區省級“老年友好城市”22個創建重點項目之一予以督促落實。并把各鄉鎮街道“重陽敬老禮”活動開展情況納入區對鄉鎮街道老齡工作考核內容。

(二)堅持將依托文化禮堂開展“重陽敬老禮”活動與《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等老年法律法規宣傳有機結合起來。黃巖區老齡委以《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為宣傳重點,深入開展涉老法律法規宣傳。印制《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宣傳手冊、宣傳卡片分發到全區各村(居)、社區文化禮堂,確保每個老年人協會都能了解到新《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的具體內容。同時,區老齡委把《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等編成“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就是好”、“樹立尊老新風尚”等市民通俗易懂的順口溜、三句半、黃巖白搭等文藝節目,并組建“孝親敬老”文藝巡演團,組織10多位鄉村大使,在“重陽敬老禮”活動中,用平實易懂的本土方言向廣大市民傳播“孝道文化”和涉老法律法規知識,讓廣大老年人加深對新《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的理解和認識,從而使老年人懂得運用新《老年法》更好地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三)堅持將依托文化禮堂開展“重陽敬老禮”活動與弘揚孝道文化有機結合起來。對老年人的敬老禮儀,自古即以有之。敬老禮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髓與重要部分。早在孔子《論語》中就有:“鄉人飲酒,杖者出,斯出矣”,表現對老年人的尊重。而“重陽敬老禮”活動不僅恢復了敬老禮的儀式,更超越了傳統社會中敬老禮儀只針對家族、家庭內部的局限性,著力將敬老愛老助老傳統文化以日常規范的形式鑲嵌在全體村(居)民的日常活動當中。黃巖區老齡委在開展“重陽敬老禮”活動時,專門在文化禮堂中開設“孝道文化”專題講座,讓市民在學習中提升素質,推動全社會形成“敬老、養老、助老”的良好氛圍。如2015年重陽節期間,黃巖區優秀鄉村大使、評書傳承人胡從德先生到上鄭鄉農林村文化禮堂主講“孝善文化”,紅色講堂上,胡從德先生身穿紅色唐裝,用黃巖白話講述古今中外的“孝善”故事,或風趣幽默、或娓娓道來、或令人深省,引導大家弘揚孝善文化,深受廣大群眾歡迎,取得了很好的宣傳效果。同時,黃巖區還結合“重陽敬老禮”活動,廣泛宣傳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黃巖涌現出的黃巖義工協會、彭彩荷、郭和塔等敬老養老助老先進單位和先進人物,大力宣傳敬老模范人物的高尚品德和先進事跡。如西城街道下埭頭村積極開展“爭做孝賢晚輩、爭當最美長輩”敬老禮、“愛如潮水、風雨同舟”集體金婚禮,并在文化禮堂展出彭彩荷、潘深河等孝親敬老人物先進事跡宣傳展板,讓孝道文化潛移默化、深入人心。

作者單位:浙江省臺州市黃巖區老齡工作委員會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综合专区在线观看播放 | 免费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 在线亚洲欧美动漫一区二区 | 日韩精品亚洲国产一区蜜芽 | 伊在人天堂亚洲香蕉精品区 | 在线观看精品国产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