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魏策策:流動助推農村彩禮高漲

[ 作者:魏策策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7-18 錄入:王惠敏 ]
    “彩禮”古已有之,始于西周而為后代沿襲,是傳統習俗的一部分。新中國成立后,政府一度干預高價彩禮問題,但效果差強人意。20世紀90年代后,隨著中國經濟發展,彩禮數額逐漸攀升。近年來,彩禮飆升情況令人咂舌,尤以農村地區為甚。農村高價彩禮的報道在今日尤為引人注目,甚至被稱為“三農之重”、“社會之痛”、“政府之憂”。

  當我們探究當下農村高價彩禮問題時,學者偏好使用出生性別比失衡、城鄉二元對立或農村社保制度不健全等觀點來解釋,卻易忽略兩點背景情況:一是高價彩禮并非始自今日,民間廣為流傳的“提親先探家好壞,姑娘出嫁高價賣”便是一證;二是婚姻彩禮越來越高的趨勢其實遠不止農村,而是覆蓋整個社會。若將前三個觀點與這兩個背景聯系到一起,便會發現其有限的解釋力。因此,基于田野調查,筆者認為轉型期流動的特征同樣是推動農村高價彩禮的重要原因。

  空間流動推動婚姻市場開放

  在社會轉型期,彩禮的內涵、性質、功能都發生了某種程度的變化或者異化。從社會發展角度來看,首先,“十里不同俗”的傳統社會彩禮小區域化的特點已經受到沖擊,農業社會具有極強地域性的婚姻圈格局已被打破,工業社會中人的遷徙和流動使得一地的婚姻習俗更具多樣性和復雜性。其次,由于個體流動的事實,傳統彩禮(財禮)分為聘金和聘禮的象征意義,在當今社會重心落在了“財”上,彩禮走向貨幣化、實用化和市場化。最后,流動社會中,傳統的與父母同吃同住的生活樣態也逐漸被年輕人所舍棄,婚姻和家庭得以獨立,也使得彩禮的補償功能逐漸轉向以貨幣為主的資助功能。

  自由流動推動了婚姻市場的開放。婚姻市場開放,首先體現在城市婚姻市場與農村婚姻市場的大面積融合。農村人口的流動不僅導致了婚戀觀念的變化和習俗的瓦解,更是對人口資源的一種重新分配。其次表現在農村姑娘進入城市,落后地區的姑娘移居發達地區,貧困群體中的姑娘選擇富裕群體,這樣一種總體走向,使得越是落后貧困的地區,青年男女的比例就愈發失衡。最后還表現在城市在和農村的競爭過程中處于強勢地位,農村的優秀人才、能源等資源都被整合、集中到城市。

    社會流動預期影響彩禮意涵

  從當今農村社會心態來看,索要高價彩禮也是一種社會焦慮的表現。除了法律對婚姻的保護之外,尤其在農村,彩禮相當于婚姻保證金,是婚姻契約信用與穩固的心理護身符。而越來越高的彩禮一方面是經濟滯后的農村追逐城市結婚標準的表現,另一方面也是傳統農村勞作方式瓦解、人口流動帶來的不安全感的一種外化。對男方社會流動的預期也是形成高價彩禮的重要因素,因為男性流動依然事關雙方家族的利益。

  首先,在農村,媒人利用手中的女性資源,將前來“掛號”的男性進行綜合排名,并按照排名為其策劃相應的彩禮金額。“掛號”的時候,如果男性給媒人些許好處,媒人會適當照顧男方,著重強調男方發展的潛力。每相親一次,媒人也會從男方那里收到煙、酒、水果、電話費等好處。

  其次,女方索要高價彩禮也是一種心理暗示,是避免生活陷入窘迫的一種手段。但這種期待,卻往往超出男方經濟承受力。貧困地區的很多男青年的受教育程度和經濟能力往往不足,男方綜合實力越弱,女方設定的彩禮就越高。然而,很多對男方未來有信心的女方家庭,對彩禮并不苛求。有不少男青年在發達地區打工,帶外省媳婦回到山區老家,由于自由戀愛,兩情相悅,彩禮也只是象征。

  經由以上分析可知,高價彩禮是多方面社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因此,若要深刻認識此現象,應當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首先,政府應當適當引導。其次,對這一現象,要從社會、經濟以及當事人的具體情況作理性的判斷。最后,良好的社會心理需要培育,一個能夠說明這個問題的現象是:在衣食住行都得到比較圓滿解決的富裕地區,青年男女對個人情感的追求往往高于對彩禮的權衡,彩禮的象征意義就越突出。

    作者單位:陜西省社會科學院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社會科學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乱码伦AV | 中文字幕在线第一页 | 欧美一级高清在线观看 | 又色又爽又黄的视频日本 | 日韩网战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色婷婷踪合久久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