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張永恒:保護古村落刻不容緩

[ 作者:張永恒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6-29 錄入:王惠敏 ]

據媒體報道,如今,越來越多的城里人愿意去鄉村旅游,在那里可以感受到祖輩的生活——種地、采摘、吃農家飯,美哉、樂哉。此外,除了適合休閑娛樂,古村落還有著很多歷史,那是中國文化的根脈所在。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城市的擴張,不少承載著鄉土文化和歷史記憶的傳統古村落面臨著被破壞甚至消亡的壓力。加上“仿古建筑,小吃一條街”的瘋狂“造街”,不僅使古村落因過度開發失去原真,而且陷入同質化、低水平重復建設的“怪圈”,鄉村旅游項目因不顧法律法規,違法占地而被執法部門強制拆除部分建筑一事在網上持續發酵,古村落的保護和開發再次引起人們的關注。

筆者這幾年參加過幾次有關古村落保護開發的調研,發現一些古村落的現狀是,開發的多,利用的多,而能夠提供“保護”的相對較少。一方面興致勃勃的熱衷于“造街”行動,另一方面眼看著歷史的遺存破敗消亡而“不作為”,在這樣一種“悖論”中體現出的是執政行為的短視。

近幾年來,由于城市的過度發展,高樓大廈林立,車水馬龍擁擠,人們開始懷念鄉村生活的恬靜與安然,于是一些古村落的“價值”被人們發掘了出來,比如農家樂、農家飯、瓜果采摘,人們對田園鄉村充滿向往。

但是伴隨著古村落游熱潮而來的,是對古村落的破壞。各地一擁而上的“仿古建筑,小吃一條街”的瘋狂“造街”就是證明,一些傳統村落的鄉愁韻味被搞得不倫不類,這顯然與我們對古村落的開發保護方向背道而馳。

很多古村落除了有大量的建筑遺存、原真的歷史風貌、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田園風光,最難能可貴的是原汁原味的保留了眾多的非遺文化。悠久的歷史孕育了一些村落豐富多彩的地方文化。這些因濃郁的建筑風格、厚重的歷史風貌、優美的自然生態環境、科學合理布局的人文環境、民族特色姿彩紛呈的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價值觀,這就是中國古村落的歷史文化魅力。在中國鄉村社會這個特殊的群體中,它是中國鄉村社會的縮影,因其深厚的文化積淀、豐富的歷史信息、意境深遠的文化景觀,而具有“史考”的實證價值、“史鑒”的研究價值、“史貌”的審美價值。古村落所以能夠歷經滄桑巨變而保存至今,有著它們獨特的生命特征。究其生命特征之源,是中華文化之基因。眾多的歷史文化村落不僅是中華文化的瑰寶,還可以稱之為古代“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區的典范,具備和諧中國的歷史風范和諸多寶貴的村落管理與繁衍發展的經驗。因此一旦遭受破壞,再難恢復。

在筆者目力所及范圍內,浙江省對古村落的開發保護值得各地借鑒。浙江目前有傳統村落176個,以建德市新葉村為例,該村是我國首批傳統村落,是國家文物局保護與利用綜合試點推進的6個村落之一。浙江省以“傳統村落保護試驗田”為目標,為整個浙江傳統村落保護和利用摸索出一條可行的道路。在保護利用的基礎上,適度開發文化旅游項目,為古村落保護提供經濟補償基礎,形成保護、開發的良性循環。在保護過程中,積極采取“規劃新區,保護老區,有序過渡,和諧共生”的辦法,來降低老區的人口密度,同時引導村民發展相關的旅游事業。

傳統村落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文化基因和歷史根脈,必須正確認識美麗鄉村建設與傳統村落保護的關系,正確把握國際理念、國家規范、地方經驗的關系,把傳統村落保護好,留住我們的鄉愁,保護古村落刻不容緩。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廣西日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性做久久久久久免费观看欧美 | 色婷婷青青草原综合缴情 | 亚洲一成A人片在线 | 日韩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五月花在线观看 |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欲求不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