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王永群:安徽金融扶貧調查

[ 作者:王永群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5-30 錄入:王惠敏 ]

編者按:2015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了《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提出“鼓勵和引導商業性、政策性、開發性、合作性等各類金融機構加大對扶貧開發的金融支持”。精準金融扶貧將如何實現,哪些主體在落實,重點在哪,已經開展了哪些特色服務,金融扶貧四兩撥千斤的杠桿效應將如何實現?為詳解金融扶貧,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在安徽進行了調查采訪。 

貧困地區流傳一句話,有錢找錢,易;沒錢找錢,難。讓貧困戶自己去找錢,難上加難。金融扶貧,如何解困貧困戶和貧困地區?

4月底的江淮大地,淅淅瀝瀝的雨水短期擋住了初夏氣溫上升的腳步。但這并不能阻擋安徽人脫貧的決心,確定精準扶貧對象,開展信用評級,落實風險分擔機制和工作聯動機制,眼下,一場在安徽農金系統開展的小額扶貧信貸行動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著。

不過,在這場金融脫貧攻堅戰中,與以往“大水漫灌”的財政扶貧相比,市場化可持續的金融扶貧已經摸索出了一套扶貧的新路子。讓“資金跟著窮人走、窮人跟著產業走、產業跟著市場走”,這是安徽農金“精準滴灌”金融扶貧思路的準確表達。

如今,金融機構尤其是農商行,已經意識到縣域金融是一片藍海,因為與大型股份制商業銀行相比,農信社和農商行只有在這個區域競爭能力高于城市。由此,可持續的金融扶貧大規模開啟。

誰來扶——“農信社”是金融扶貧主力軍

“十三五”已拉開大幕。作為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的最后5年,同全國一樣,安徽的扶貧工作進入攻堅階段。如何采取超常規舉措,拿出過硬辦法來打贏扶貧開發攻堅戰擺在了安徽面前。

安徽境內有兩大山脈:大別山山脈和黃山山脈,兩大山脈所在區域地勢奇異多變,屬國家生態保護區和禁止開發區。皖北地區人口多、底子薄,基礎設施落后,生態環境脆弱。這些客觀因素,使得兩大山區和皖北集中了安徽90%以上的貧困人口,成為全國較為特殊的貧困地區,也是國家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

“金融扶貧要打通扶貧脈絡。我省將向授信的貧困戶提供更多免擔保、免抵押信用貼息貸款,為貧困人口創業增收提供及時、便利、有效的信貸支持。為失能貧困戶密織保障大網。對喪失勞動能力且無法通過開發性扶貧政策實現脫貧的貧困戶,將全部實現社會保障體系兜底。”安徽省扶貧辦主任劉永春說,拓展金融扶貧渠道和方式,鼓勵金融扶貧創新,金融扶貧是社會扶貧體系的重要力量已經在安徽達成共識。

接下來是,金融扶貧誰來扶?

“為了推進金融扶貧,我們成立了一個工作小組,專門研究制定安徽省銀行業實施金融精準扶貧相關文件,協調推動全省銀行業金融機構開展精準扶貧工作。出臺《關于銀行業實施精準扶貧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5大金融扶貧重點方向、16項金融扶貧重點工作、6條金融扶貧政策保障等共計27條工作措施,引導銀行機構提升金融扶貧質效,推動扶貧開發從‘輸血’向‘造血’轉變,確保實現建檔立卡貧困戶貸款戶數和余額穩步增加,貧困戶貸款增速高于農戶貸款平均增速,貧困地區各項貸款增速高于所在地當年各項貸款平均增速,貧困地區基礎金融服務覆蓋率穩步提升等四項目標。目前,我們正在摸底調查,對全省建檔立卡貧困戶、貧困人口及信貸需求進行摸底調查,邊評估邊授信、邊放貸。”安徽省銀監局副局長佘方勇說。

根據各家銀行特性,各司其職的分工是,國家開發銀行安徽省分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安徽省分行按照微利或保本原則發放長期貸款,專項用于易地扶貧搬遷;中國農業銀行安徽省分行、郵政儲蓄銀行安徽省分行、農村信用社等金融機構延伸服務網絡,創新金融產品,增加貧困地區信貸投放。貧困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可貸資金主要用于當地信貸投放。

在《全省農村商業銀行“十三五”期間金融扶貧工作計劃與實施方案》中,安徽要求,2016年上半年對符合基本條件的貧困戶授信建檔率100%,全省農商銀行2016年計劃單列專項扶貧信貸資金50億元;到2020年年底,計劃累計投放扶貧信貸資金超過350億元,并實現全省貧困地區基礎金融服務全覆蓋。

“首先,金融扶貧對象要‘實’,各地農商銀行要積極與地方扶貧辦對接,摸清精準扶貧對象,對扶貧對象進行精準識別、精準幫扶、精準管理。其次金融扶貧措施要‘實’,要充分發揮信貸杠桿作用,全面啟動‘金融扶貧貸’等信貸產品,幫助貧困戶發展種養殖產業,增加‘造血’功能。再次,金融扶貧的成效要‘實’,各級農商銀行組織保障要到位,要有專職負責、專人管理,建立聯系縣、鄉、村的聯動機制。”安徽省聯社理事長陳鵬1月29日在安徽全省農商銀行系統精準扶貧工作動員大會上如是說。

目前安徽尚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309萬,居全國第8位。最終落實上,安徽省銀監局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2月末,安徽全省銀行業金融機構發放扶貧開發項目貸款751.59億元,該筆貸款主要是精準對接易地扶貧搬遷金融服務需求。在發揮產業引領帶動作用,精準對接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金融服務需求方面,安徽轄內銀行業積極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揮其吸收貧困人口就業,帶動貧困人口增收功能。比如,農業銀行與貧困縣200余家省級龍頭企業進行了合作,授信龍頭企業106家,貸款余額14.9億元;家庭農場和專業大戶貸款余額53977萬元;農村個人生產經營貸款113473萬元;農戶小額貸款74998萬元,全省農商行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放貸款余額204.63億元。

剔除建檔立卡貧困戶中的五保戶、低保戶以及其他喪失勞動能力的貧困戶,截止到2016年4月底,安徽省扶貧辦統計數據顯示,安徽83家農商行已對669802戶貧困戶開展了評級,對246062戶給予授信,授信額度605735萬元,向1.49萬戶貧困戶發放了小額扶貧信貸4.28億元。

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出,從農信社改制而來的農村商業銀行成為安徽金融扶貧主力軍。

怎么扶——金融+互聯網+扶貧

4月26日中午,一輛載著剛剛炒制出的新茶的小貨車停在安徽省石臺縣仙寓鎮香坑茶廠門前等待卸貨,這家位于大山深處的茶廠是皖南眾多小茶廠中的一員,隨著一年一度春茶開賣,地處皖南大山深處的有機茶、高山野茶因其優質的地域環境備受市場青睞。

“茶廠發展得益于金融支持,這個支持不同于僅僅放點貸款。事實上,我們這樣的小茶廠,都是把合作社成員的鮮葉收上來,炒好后賣出去。錢到了,老百姓再到合作社領錢,所以不需要大的資金周轉。但今年不一樣,從去年開始,石臺農商行工作人員和村里扶貧干部多次到茶廠開展調研,他們一商量,最后合計,干脆幫我們注冊了商標,主打高山有機茶品牌,今年又把我們的茶葉放在安徽農金社區e銀行平臺上全省推廣銷售。不收平臺費用,資金實時到賬,從賣皮茶到賣品牌,今年茶農僅這方面收益,每戶就會多增收一千多塊錢。”石臺縣奇峰村香坑茶廠經理汪杰軍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專訪時說。

1000元對于大山深處普通農戶來說,不僅僅是數量的多少。同處仙寓山鎮的珂田村,不是香坑茶廠合作社成員,同樣山場和茶園面積,因為只賣炒制好的茶葉給大的品牌茶葉廠商,每斤價格至少低30元,而且,農戶資金回籠特別慢,通常是賣春茶的錢快到秋天才能拿到手。“今年茶葉上市前皖南山區遭受低溫,隨后氣溫急驟升高,優質春茶量少,加上隨后雨水增多、溫度高,茶葉瘋長,茶農來不及采,正常銷售的茶農每戶茶葉收入平均較往年減少20%左右。”汪杰軍說。

“這種扶貧模式已取得初步成效,雖然這幾年高檔茶葉價格持續下跌,但銀行支持企業走品牌化之路,支持茶農提高茶葉品質,企業和農戶收入進一步提高,預計未來5年內,這家小茶廠靠品牌收益,將帶動農戶收入翻番,一畝茶園,年收益達到8000元應該不成問題。”石臺農商行仙寓支行行長薛玲明說,“產業壯才能造血強,做強產業還是要靠品牌,只有品牌才能幫助貧困地區走出特色產業新路子。”

汪杰軍說的安徽農金社區e銀行平臺是2014年7月份安徽農金系統正式推出的手機APP平臺,在商業領域,“社區e銀行”為商戶提供全產業鏈金融服務,擴大客源,簡便結算,擴大融資渠道。利用互聯網金融模式,促進產業發展。在農業領域,“社區e銀行”為農戶搭建了快捷銷售平臺,城鄉周邊的中小微農場主、種植戶,通過“社區e銀行”平臺將鮮活農產品銷售渠道從農村帶到城市,從線下發展到線上,解決了農產品“買難”、“賣難”的問題。

“簡單地說,社區e銀行著眼于便民生活消費,創新性地融合了結算、融資、生活等各種服務,是一個金融生活綜合服務平臺,其中‘名優特惠’版塊,定位于城市里的生活用品銷售到農村,農村的產品也以銷售到城里,打通農村和城市資金、信息通道。”安徽省聯社電子銀行部經理王波介紹說,截止到今年4月底,“社區e銀行”的注冊用戶達到69.18萬,商戶達到4.67萬,交易額達到1.35億元,商品和服務的價值3億多元,有3.6萬種商品和服務。跟電商相比,社區e銀行給周邊商戶提供生活服務品和生活消費品的平臺,但他們不會收費,資金實時到賬,給商家帶來較大的銷售流量,也可以讓利給消費者。從電商角度來講,比電商更優惠、更方便,而且商品、商戶都是周邊的,銀行可以參與審核把關,信用度比較高,也不會賣假產品。從金融服務的角度來講,比互聯網金融的可信度和可實現的規模、品種更多。

截止到2016年4月底,安徽農金系統通過手機銀行自助申請,一次授信循環使用、自助辦理、手機信貸業務累借累還128.81萬筆、570.92億元、貸款余額221.75億元。2016年計劃實現1000億元貸款。通過手機申請貸款的不良率很低,不到1%,并且完全是信用放款。

“金融扶貧需要與時俱進。精準扶貧是新時期黨中央對推進扶貧工作的重要要求,通過互聯網和信息化手段,對于實現扶貧的精準性具有重要作用。電子銀行業務圍繞‘三農’服務的需求,有效融合了傳統業務與互聯網工具,將更多線下產品和服務轉移到線上,大幅提高了服務效率。免費的手機銀行等產品在全區普遍推廣應用,對于探索電商扶貧、積極培育電商帶頭人起到了很大作用。‘社區e銀行’平臺讓貧困地區的綠色農產品通過互聯網渠道和平臺直銷至消費者,鼓勵貧困農民開設網店,進行電商業務運作,獲取更多的農產品附加值。”安徽省聯社副主任孫斌說。

扶得怎么樣——錢放得出去、收得回來

雖然,不幸的家庭個個不同,但脫貧的手段如同“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

“我們黃山區全區總面積1775平方公里,轄9鎮5鄉和79個村(居),總人口16.3萬、其中移民人口近10萬,截止到2015年年底,農業人口12.70萬人,占總人口78.49%。屬于典型的山區、庫區和革命老區。”黃山太平農商行董事長金益群介紹說,黃山區建檔立卡貧困戶共計4728戶8600人,區扶貧辦經過第一次篩選,剔除了建檔立卡貧困戶中的五保戶、低保戶以及其他喪失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共2732戶,最終提供至該行的貧困戶名單共計1996戶。

這1996戶貧困戶有多少戶需要貸款?貸款是為了生活還是為了發展生產,發展生產又干什么?諸如此類一系列問題擺在了金益群和他的同事們面前。

“金融扶貧既講資金投入又講風險防控,要變‘大水漫灌’為‘精準滴灌’,不能大而化之,我們的任務就是要增強1996戶扶貧對象的自我發展能力。為了準確掌握1996戶貧困戶的信貸需求,調研中,我們對分布在79個村的貧困戶進行了抽樣調查,從調查結果情況來看,有76.97%左右貧困戶有勞動能力,但沒有項目和方向;15.68%以上有勞動能力、有致富意愿和項目,但沒有資金。貧困戶所在的村主要有兩個特點,一是多數村處于邊遠地區,49.01%的貧困戶距縣城20公里以上。二是村的集體經濟較差,貧困戶較多的村莊,幾乎沒有村集體經濟收入。而從貧困戶的生產經營狀況看,98%以上的貧困戶經營規模小,收入主要來源于農業,非農產業收入水平低,家底薄、非勞動力人數多等因素,制約了貧困戶開展多種經營和多渠道就業。”金益群說。

精準識別之后是精準幫扶。對有勞動能力,但沒有項目和方向的農戶,太平農商行幫扶措施是“扶+方向”,安排客戶經理與其對接,針對不同需求,發放生源地助學貸款,發放下崗職工再就業貸款,擴大婦女創業貸款,提高對區域特殊群體的金融幫扶力度。對有勞動能力、有致富意愿和項目但沒有資金的農戶,該行啟動小額信貸扶貧的同時,采取“扶+產業”模式,選擇一批產品有特色、市場前景好、優勢明顯的特色產業加以扶持。

截至2016年2月末,太平農商行發放助學貸款余額97萬元,幫助83戶在讀大學生完成大學夢;發放下崗職工再就業貸款962萬元,幫助137戶下崗職工進行就業、創業;發放婦女創業貸款2035萬元,支持96位婦女進行創業致富;發放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貸款11207萬元,支持轄內22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借款人進行生產經營;對轄內建檔立卡的912戶貧困戶進行了授信評級,授信總額達1803萬元,目前已發放扶貧小額信用貸款9萬元,幫助3戶貧困戶進行脫貧創業。

對農商行來說,除了深耕縣域,沒有其他選擇。因為縣域層面,大的項目投資都被幾大行瓜分了。在現行金融體系中,農商行系統所匹配的服務對象是傳統金融體系未充分覆蓋的小微企業主、兼職創業和三農工商戶、經濟上活躍的農戶以及貧困的農戶。因為,按照銀監局要求,從農信社改革而來的農商行在監管級別沒有上去之前,不能跨區經營,而在縣域層面,大企業少,爭取不到“大戶”,農商行需要生存,必須把錢貸出去,正因如此,找到有償還能力的小客戶成為每位信貸員的工作“重心”。

“自我行主動開展金融扶貧信貸以來,目前無一例不良和逾期。”金益群說,調研中,他也對這一現象進行了分析,究其原因,他認為,一方面“窮人更講信用”,但另一方面,農商行發揮“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深入推動客戶經理管片駐點工作,有效對接貧困戶金融需求,實行“拎包服務”,變“坐商”為“行商”。更主要的原因還在于,農商行有良好的信用環境,以太平農商行為例,自2010年農合行掛牌成立起,該行著手建立覆蓋主要城鄉的個人信用信息檔案,培育良好的鄉村信用環境,重點解決阻礙涉農信貸投放和收回的難點問題,這是推動金融扶貧的基礎,是提高金融扶貧服務質量的基本條件。

“農村信用體系建設,我們農商行最權威。雖然省扶貧辦為我們提供了建檔立卡貧困戶資料,但我們要求,所有行政村均設駐村金融服務辦公室,配備專職服務人員,與‘村支兩委’配合,建立服務人員公示、服務承諾公示、貸款流程公示等,把貸款種類、利率、額度、流程等送到田間地頭、村里村外,幫助農戶選擇適合自身發展扶貧信貸產品。組織客戶經理實施定點包戶。攜帶辦公電腦、照相機、智能手機等進村入戶,了解貧困戶需求,不斷更新完善數據,對貧困戶重新進行評級授信辦理業務,掃清服務盲區。對有勞動能力、有信貸需求的貧困農戶,我們做到了精準識別,精準施貸,對其他農戶也是如此。”金益群說。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經濟時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日韩中文字幕97色伦 | 亚洲精品亚洲国产3区 | 中文字暮人成乱码熟女 | 亚洲网站入口免费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国产品国语原创 | 亚洲乱码中文高清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