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自治區自去年9月開始,緊盯當前基層違紀問題,在全區范圍內開展查處發生在群眾身邊的“四風”和腐敗問題專項工作。自治區專項工作組在對基層行政村進行調研時,共梳理出包括三資管理、工程項目、公共服務、惠民政策、村務公開、印章管理等6大類30項村干部“微權力”清單。
這里有一個詞語:微權力。在廣大基層,特別是部門在鄉鎮的派出機構和行政村,那些機構負責人、村主任、村書記手握多項權力,比如低保、扶貧、民政救助資金的發放,農田水利灌溉、村級基礎設施建設等等,權利雖小,卻直接關乎群眾的基本利益,直接關乎到社會的基礎和國家的根基,小權力也發揮著巨大作用。少數基層掌權者由于權力意識淡薄,濫用手中權力,用手中“小權力”為自己謀取“小利益”,還認為這些是微不足道、是理所當然。殊不知“小利益”不是“小問題”,而是大腐敗的萌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曾在各方面強調底線,總書記對開展“兩學一做”教育活動作出重要指示,強調把合格的標尺立起來,把做人的底線劃出來,把黨員先鋒形象樹起來,充分發揮底線思維在治國理政中的重要作用。筆者認為,“微權力”權力雖小,它卻是每名黨員干部不可逾越的“底線”,即權力底線。扣發資金、挪用款項、空吃低保,甚至是“一包煙”說情打招呼等等,這些都是對權力底線的逾越,都是對黨和政府的執政根基、光輝形象的啃噬,“小”腐敗必將演變為“大問題”,“小”腐敗也必將貽害無窮。
因此,我們必須認識到“底線”關乎強國偉業,也關乎到改革前進大業。各級政府應廣開渠道,如紀檢信訪、匿名舉報等等,積極調動廣大民眾主動參與監督的積極性,針對各類線索,嚴肅查處“越線”行為,每名黨員干部都除了要自覺牢固樹立底線思維,特別是“權力”底線,還要將自己的言行自覺置于法律監督的框架內,真正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如此,強國可期,復興可待。
(作者單位:四川省綿陽市平武縣司法局)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