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南京農業大學表演專業面試第一天。在一群帥哥靚女中,52歲的黃仁祥顯得格格不入。這位農民工考生,前后高考十余次,今年又把目標鎖定在南農大。
52歲大叔考場太搶眼
“賣西瓜嘍,不甜不要錢……”昨天下午,黃仁祥在考場外即興表演賣西瓜,引來眾多考生圍觀。只見他頭戴毛線帽,配上黝黑的皮膚,略顯滄桑的臉,在眾多“小鮮肉”考生中,顯得很另類。
黃仁祥1964年出生,今年已經52歲了。前一天,他從吉林長春坐了24小時硬座趕來南京農業大學參加表演專業面試。臺詞考試準備的是李白的《早發白帝城》,另外,他還選考聲樂,準備了好幾首歌,如《媽媽的吻》《一剪梅》《牧羊曲》等。
沒有上過專業輔導班,表演大多是模仿電視劇或者依據生活經歷發揮,聲樂就在家一邊聽碟一邊練。面對同來考試的“小鮮肉”們,黃仁祥表示他沒有壓力,雖然他們年輕漂亮,但自己更老練,社會經驗豐富。尤其是考即興表演,“平時生活中怎么做,就怎么演。”
農民工出身前后高考十余次
黃仁祥是地道的農民工出身。15歲當兵,19歲退伍回來又開始念高中,1986年第一年參加高考。當時考上長春的一個機械學校,中專,沒去念,就回家務農了。之后,他做過電焊工、木工等多份職業,最近一份工作是家電修理,月薪2700元。
從1986年開始黃仁祥參加了十余次正式高考,其中藝考是第9次。特別是2008年至今,他幾乎年年征戰表演專業,從長春、沈陽、北京到西安、成都、武漢,今年則把目標鎖定在南農大。
這中間,也有被學校錄取的。他參加了長春一所職業學院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面試,被破格錄取。結果報到后被勸轉到汽車修理專業,最終他選擇了退學。他兩次考武漢傳媒,第二次被錄取了,但因學費太貴沒能上成。2013年,他考上了長春市一所學校,但因為助學貸款辦不下來,最后也放棄了。黃仁祥希望自己能考上一所公辦本科,學費可以便宜點,他一邊打工一邊上學。
除了南農,黃仁祥今年還報了天津師大、沈陽音樂學院等。他說,今年要是考不上,明年再考一次,正好是他參加藝考十周年,如果再考不上,他就不考了。
考了這么多年放棄舍不得
為什么會選擇參加藝考?黃仁祥說,每當看到藝術家表演時,他都會覺得心里挺感動的。例如,電視劇《烈火》里的于震、《狼毒花》的演員王珂,都是他的偶像。
周圍的親戚朋友大多勸他別考了,還不如踏實工作賺錢,早點成家。黃仁祥卻覺得,自己越來越喜歡表演。他說人都要有夢想,還有,考了這么多年,放棄有點舍不得。如果能考上大學,黃仁祥希望畢業后能從事演員相關的工作,還希望有機會像“草根”演員王寶強一樣,“他從北漂打拼成演員,那種精神讓我挺感動的!”
有人建議他這個年齡,如果真想當演員,不如去當‘“北漂”,從群眾演員做起,說不定還有機會,何必一定要花冤枉錢來讀書呢?黃仁祥則覺得,王寶強的經歷幾乎不可復制。“我還是想上學。”
黃仁祥現在更擔心的是文化課,每天下班,他都要花3個小時復習文化課。“比較難的是英語和數學。”黃仁祥說,英語還能看看,數學真是不會做。從往年考試情況看,也不算太糟,文化分有時能達到民辦本科線。周圍人對他的舉動不理解,他說:“我現在50歲,要活到七八十歲,還有20多年光景做點事情。如果這件事情沒做,總覺得自己的內心有點遺憾。”
-相關新聞
藝考文化分要求逐年提高
恐怕很少有人知道,南京農業大學還有個表演專業。事實上,這個專業早已招生多年,2008年開始一直招收的是音樂方向,2015年改為戲劇表演方向。今年招生開始火爆起來。
據南京農業大學招辦主任倪丹梅介紹,今年報名人數比往年翻番,報名考生共600人,招生計劃為40人,錄取率為15:1。學校還對考試內容作了一些調整,以往表演時自備命題,今年改為了即興命題,為了考察考生的應變能力和對表演的把握度。
“我們對藝考生的文化要求越來越高。”倪丹梅說,和南藝、南廣等藝術類高校的純表演專業不同,學校的表演專業立足于群眾文化,畢業生去向也以文化傳播、文化管理為主。因此,對文化的要求不斷提高。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新華報業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