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三嚴三實”要求中,嚴以用權直指領導干部作風的核心。嚴以用權,就是要堅持用權為民,要用之為公,按規則、按制度行使權力,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任何時候都不搞特權、不以權謀私。正確地運用好手中權力,是共產黨區別于其他任何政黨的顯著標志,也是我們黨和軍隊的優良傳統,做“嚴以用權”的人民公仆就要“兩有兩為”。
嚴以用權,要心中有戒。一個人立身處世,應當懷有一顆敬畏之心。有了敬畏之心,做人才會謙虛謹慎,戒驕戒躁;有了敬畏之心,掌權才會認真負責,兢兢業業;有了敬畏之心,才會知所避、知所守、知所止。一個不知道怕的人,才是最可怕的。具體來講,我們作為公務員,作為為黨為社會工作的機構編制工作者,都有自己的一份職責,這職責或是為社會,或是為群眾服務,這本身就是一份權力,這份權力不是我們私人的東西,想怎么樣就怎么樣,拿憲法來講,就是“一切權力屬于人民”。對于人民賦予的權力,對于黨組織的重托,對于群眾的信任,我們必須懷有謙恭之心、尊崇之心、敬畏之心,按政策原則把事情辦好,把群眾當成親人,把工作做成一流,才不枉納稅人給我們的一分薪水,才不枉黨和人民把我們推到的這個崗位。
嚴以用權,要行之有規。權力的邊界就是法制,權力運行要遵循法律的軌跡,按規則、按制度行使權力,“法無授權不可為”,任何級別的領導干部都沒有法外之權。簡政放權,削減行政審批事項,公開權力清單,這些改革措施的推進,都是為了讓權力之手規矩起來。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不是讓權力在籠子里僵死或“睡大覺”,而是要讓權力恰如其分地發揮作用,讓領導干部不謀私,不淪為“蒼蠅”、“老虎”。權力觸角不隨意延伸,社會和市場的活力和創造力才會充分涌流,民眾才能最終得益。
嚴以用權,要用之為公。常言道“公生明、廉生威”,權力是人民賦予的,行使權力必須為人民服務,一絲一毫都不能私用。有句話說得好“無欲乃剛”,意思就是說一個人做事沒有私心的時候就能大義凜然。大家想想看,如果你拿著手中的權力去謀取私利的時候,你能做到問心無愧、大義凜然嗎?肯定不能。用權為“公”還是為“私”,向來是鑒別清官與贓官的試金石。在如今的信息社會,黨員干部的一舉一動都處在組織和群眾的監督之下,在行使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時,不要心存任何僥幸心理去做違法違規的事情。相反,官越大、權越重,應該認識到肩上的擔子就越重,越應該用好手中的權力推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越應該做到一心一意為民謀利益,用發展的戰績和群眾的口碑來回報組織和人民群眾的厚愛和信任。
嚴以用權,要用之為民。權力是人民賦予的,行使權力必須為人民服務,一絲一毫都不能私用。官越大、權越重,為人民服務的擔子就越重,越應該做出成績。各級領導干部要甘當人民公仆,把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把民眾滿意作為行使權力的根本標準。權力不是用來欣賞的,不是用來炫耀的,更不是束之高閣用于收藏的,人民的權力必須為人民謀取利益。作為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宗旨的共產黨人,應甘當人民公仆。要樹立“權為民所賦”的意識,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把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把民眾滿意作為行使權力的根本標準。“身正不怕影子歪”,用權有規矩,路自然走直。
(作者單位:中共貴州省劍河縣委組織部)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