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翟新花等:還權賦能,治理有效 ——解密“潞城樣本”的改革經驗

[ 作者:翟新花?徐宇鳳?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1-08-26 錄入:田珍 ]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是對農村生產關系的進一步調整和完善,要著力推進農村集體資產確權到戶和股份合作制改革。山西省長治市潞城區小天貢村作為全國首批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村,將還權賦能作為鄉村治理總抓手,逐步探索出獨具特色的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農村集體產權制度“三資”改革新路子,打造出“清產核資廣而全、成員界定清和明、股權設置不單一”為特色的“潞城樣本”。

小天貢村位于潞城區翟店鎮中部,位于平原地帶,地平水淺,適合生產規模農業。該村共有135戶,常住人口500余人,總占地面積 0.64 平方千米,具有經營價值的集體土地資源共計10個地塊219.61畝,耕地 129.61 畝,荒山面積90余畝。小天貢村地理位置優越,南接長治市區,北通潞城城區,東有207國道貫穿南北,西有長太鐵路干線,是連接各大城市的重要交通樞紐。改革前,小天貢村集體經濟底子薄、收入低、路子少、發展難等問題影響了鄉村治理現代化的穩步推進,為了保障農民財產權益,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小天貢村通過“三清、兩順、一規范”的重點改革環節,不僅為集體經濟找到了源頭活水,為農民群眾找到了致富法寶,而且有利于健全鄉村治理體系,奠定鄉村治理的制度根基、物質根基、文化根基和組織根基,收到了“強村固基”的巨大成效。

明晰產權,打造“三資”改革新樣本。小天貢村產權改革能夠順利全面地完成,離不開“三清、兩順、一規范”的改革模式。其中,“三清”是指成員清、資產清、股權清。在成員界定上,遵循著“有戶有地,正常登記;只占一頭,申請登記;兩頭不占,不需登記,群眾接納,表決登記”的原則做到了因地制宜,保證了村民滿意。在清產核資過程中注重“廣和全”,即范圍廣:以村界為基礎,除了宅基地和承包地“兩權”外,全部要納入清產核資范圍;內容全:只要群眾認為是本村的,就應該進行清產核資,既節約成本,又利于成員擁護。在股權設置上創造性地進行了細分,本著原始股尊重歷史、基本股照顧現實、勞齡股考慮貢獻、村齡股政策普惠和特色股兼顧公平的細分方式,充分考慮社員個體的差異性。“兩順”則是順民意、順體制。一是順民意,把好程序關。在具體改革實踐中總結為“七必須、四入戶、八公告”,充分尊重農民意愿。二是順體制,把好制度關。在股權流轉中創設了“家庭內部分割”方式?!耙灰幏丁眲t是在后續管理上做到規范有序。通過明晰產權改革的“三、二、一”模式,打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潞城樣本”,化解了鄉村矛盾糾紛,摸清了集體家底,明確了成員身份,理順了收益分配機制,為鄉村有效治理確立了制度保障。

激發活力,探索農業發展新路徑。在還權賦能的集體產權改革基礎上,根據《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保持農村土地承包關系穩定并長久不變的意見》,小天貢村結合自身資源稟賦對承包地進行了流轉,實現了集中開發、連片種植的規?;洜I。面向市場需求嘗試性地延伸農業產業鏈,率先在全鎮闖出一條集農事采摘、觀光體驗、休閑娛樂于一體的新路子。2018年籌建了農耕文化體驗園和生姜種植基地。2019年探索種植金絲菊、時令水果、大田蔬菜和日光棚蔬菜等。為促進貧困戶的就業,小天貢村投資68萬余元新建780平方米的扶貧車間,購進烘干設備實現農副產品自加工。有機農產品的精耕細作最大限度保證果蔬的純天然綠色無公害;大棚種植的現代農業技術保證有機蔬菜一年四季的新鮮供應;農耕文化體驗園的設計吸引游客親近自然、樂享農耕,游樂場、動物養殖區更是休閑旅游的好去處。小天貢村探索實施的田園綜合體項目不僅將農民從傳統農業生產的捆綁中解放出來,成為“租金+股金+薪金”的“三金”新型農民,而且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原來“集體經濟無實力、為民辦事無能力、群眾缺乏向心力”的治理困境,為鄉村有效治理奠定了重要的物質基礎。

塑形鑄魂,引領鄉風文明新氣象。集體產權改革與村落環境、鄉風民俗相互促進,和諧共生。為提高村內生態環境水平和人居生活質量,小天貢村通過“廁所革命”、掛壁爐取暖、自來水和天然氣的入戶供應以及村內垃圾不落地管理等方式滿足群眾對生態宜居的渴求。小天貢村堅持“塑形”和“鑄魂”相結合,開展家風家訓和好人鄉賢的評選活動,實行喜事新辦、喪事簡辦的新風尚,全體村民會在每年的大年初一歡聚一堂,舉辦一場熱鬧非凡的餃子盛會,這份鄉情在日漸濃郁的鄉愁中顯得彌足珍貴。通過宜居環境的整治行動,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平整暢通、干凈整潔、鱗次櫛比的街道令人賞心悅目,精心粉刷過的一戶戶干凈整潔的農家院墻與籬笆上花木葳蕤的兩側綠化更是相得益彰,特別是每家每戶院墻外別具匠心的家風家訓,打造出“一約四會,一墻三榜”的文明新風。和善淳樸的村域治理文化是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黏合劑,推進了村民之間利益紐帶、情感紐帶和互助紐帶的建立,增強了集體的團結力、凝聚力和向心力,把“散”的農民真正“聚”起來,做到了“問題不出村、平安不出事、矛盾不上交”文明新氣象,為鄉村有效治理奠定了重要的文化根基。

踐行“楓橋經驗”,夯實基層治理新格局。小天貢村順利推進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離不開堅強的黨支部,這里有一批政治覺悟較高的黨員干部,他們不忘初心,堅定信仰,牢記使命,扛重前行,尤其是心懷村民、苦干實干的老書記以強烈的責任擔當和為民服務的無私情懷、無私奉獻,積極為村民排憂解難。在產權改革初期,為打破村民的疑慮,老書記積極調動黨員干部挨家挨戶苦口婆心地為村民講解改革的好處,召開產權改制工作“新聞發布會”,為廣大社員現場答疑,解惑明義。建立產權制度改革微信群,形成產權改革“直通車”,村里有什么大事小情黨員干部主動上門服務百姓。小天貢村堅持黨建引領,積極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創新鄉村治理,以“三基”建設為基礎,以“三治”融合為重點,不斷探索村級有效治理模式,實現村情持續穩定的良好局面,成為當地推進“十有十無”鄉村治理的先進村、模范村、樣板村,為鄉村有效治理奠定了重要的組織根基。

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是實現鄉村產業興旺的“提速器”、生態宜居的“保護器”、鄉風文明的“黏合劑”、生活富裕的“發酵劑”,也是鄉村治理的“總抓手”。通過推動集體產權制度的深度改革,不僅有利于還權于民,調動廣大農民的巨大潛能,強化鄉村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和自我監督的能力;還有利于推進農業產業由增產向提質轉變,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更有利于獲得村民的認同與支持,夯實基層組織的戰斗力與執行力,使村干部干事創業的“信心滿了,勁頭足了,底氣厚了”,實現治理能力和治理績效的提升,更好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通過解密“潞城樣本”的改革經驗,形成可復制、易推廣的現代農業發展模式,為更多村集體和村民帶來有效收益,在有效的治理中實現鄉村振興。

 

(作者翟新花系山西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博士;徐宇鳳系山西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2017級碩士研究生。來源:《中國鄉村發現》2020年第1期  此為原稿,與書刊有出入)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五月天婷婷在线播放视频 | 日日摸日日碰夜夜爽免费中文字幕 | 午夜在线观看亚洲国产欧洲 | 原创中文在线激情 | 亚洲欧美另类激情校园动漫卡通 | 久久五月天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久久 |